【《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和自我诊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这是在我校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上的一节公开课案例,其中我校先后有四位老师讲了这节课,相比较而言,我讲的还算可以,并且也简单地作了自我诊断。希望浏览了它的老师们,给我提一些建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想不想去呀?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这个小村庄看看吧!板书: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齐读)
1、师:复习生词:(屏幕出示:咆哮、裸露、郁郁葱葱……)学生开火车领读,师相机强调“葱”注意斜点及“露”读音,“咆哮”通过偏旁理解词意)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答。(师提示总结中心的方法。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4、学生按开火车方式,再次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做标记,准备给朗读的同学做评价。
5、师生评价。
6、根据以上同学的评价再次朗读课文,同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需要积累的词语作出标记,并在一旁作批注。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原因或读书的收获。
7、学生畅谈收获。
二、凸现矛盾,提出问题:
1、师: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本课的话题,一个曾经天蓝、水清、树木郁郁的小村庄,为什么消失了呢?是因为(生:村民不断地砍伐树木),那么村民是怎样砍伐树木的?他们把砍倒的树木用来做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汇报(屏幕出示相关的句子)
句一: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你从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点拨:“谁家”“拎”做动作,说明了什么?村民砍树很随意;一棵一棵感受到树木在慢慢的减少)
师:是一两户人家去砍树吗?(不是)那有多少?(很多)你从哪里知道的?(谁家、、、谁家)张家想盖房,李家想盖房,王家想造犁,孙家想造犁,就……(学生接读)。
师:仅仅就是盖房,造犁要用到树吗,村民在什么情况下也会想到去山上砍树呢?(说话训练)村民如此随意去砍树,即使山上的树再多,也总有一天会被村民砍光、用光。
师:你从一棵一棵感受到什么?(树木在慢慢的减少)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学生练读、指读。
句二: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无知的村民,用他们手中那把锋利的斧头,任意的、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地砍下一棵棵树,这些树被村民搬回到村里,都变成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再出示课件)
师:仔细读,想想你从句子中明白了什么?(村民砍了很多树)你从哪些地方明白的,能告诉大家吗?(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123
师:你们家平常是用什么灶烧饭做菜的?(煤气灶)而这里的村民平常是用什么灶烧饭的?(柴灶)你怎么知道到的?(大量的柴烟)对村民的这种行为,你有何看法?(把这么好的木材当柴烧,实在是太可惜了。)
师:村民用郁郁葱葱的树林,换来了——,换来了——,换来了——(学生接读),看来村民的生活过得还挺不错,读了这句话,你感到很高兴吗?(伤心)为什么呢?(生答)
句三: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林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村庄里的房子虽然多了,家中的家具虽然齐全了,可山坡上的树林——(学生接读)
师:“一年年,一代代,”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在慢慢的流逝,历经了很长时间。)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请生读,指导朗读)评价语:感觉出来了;再缓慢点,试试看,效果不一样了;我好象进入了时间隧道。
师:“裸露的土地”是怎样的?(生回答)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出示课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寸草不生,见不到动物的踪影,荒凉而凄惨)和原先郁郁葱葱的森林比较一下,你的心情如何?(痛心)
师:你能用朗读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吗?评价语:两个“不断”让我感受到山坡的变化;我感受到你那颗伤痛的心;你的心在为这片山坡流泪……
4、小结:人们砍伐树木,他们虽然拥有了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柴火,可是短暂的幸福带来的却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1)指读第四自然段并思考:大雨会喘气吗?为什么这样写?想像五天五夜的大雨会怎样的情景?汇报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啊,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         )森林,没有了(           )的天空,没有了清新甜润的(    ),一栋栋的(    ),(     )的家具,一切都没有了。(教师同时擦去板书中的“小村庄”)
三、拓展
1、教师扫视所有学生:从你们的神情,老师读到了你们的心情,我也一样,此刻,你有什么话要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2、这只是一个小村庄的悲剧吗?这样的悲剧是否还在上演?根据你课前搜集的小资料,给大家作一个报告。
3、汇报。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我们的心情一样沉重,那么,你想对身边的人们说些什么呢?对全世界的人们说些什么?生汇报
师:听了大家的话,老师真的很受感动,那么我们有没有信心让美丽的小村庄再回来呀?生齐声说“有”同时教师板书又填上“小村庄”(屏幕回到最初美丽小村庄的画面)
师:光有信心还不够,还要有行动,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四、设计一组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词。
五、板书设计:        
一个 (小村庄)的故事                                     123
美丽  消失       
                          
教学反思及自我诊断:
一、成功的地方:
(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首要的是以字词句为训练主线,引导学生练好阅读基本功。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加强词语训练
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教学时,在理解“咆哮”这一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象这样由两个 “口”字旁组成的词语还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说出“喊叫”、“呼喊” ,然后引导,这样的词通常表达什么意思?学生立刻做出反应:“声音”。接着,我就追问:“那么‘咆哮’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学生理解的思维火花便在瞬间爆发。有一生说:“象猛兽般的叫声。”在此,学生对‘咆哮’一词的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一下,我又顺势让学生模拟咆哮的洪水声,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了。再如理解“拎”,我先让学生做动作,再体会村民的随意性,处理的比较成功。
2、加强句子训练
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些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训练。在教学“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这句话时,我在学生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言语训练:谁家(    ),谁家(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砍。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也能进一步感受村民砍树的随意。总之,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
(二)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标中指出“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要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在学课文之前,我让学生进行多次有目的的朗读。按照“读----悟----读----”的思路设计教学流程,我认为本节朗读比较到位。
二、不足:
(1)段的训练也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此处的训练有欠缺,在进行句子训练的同时,如何贯通进行段的训练,这是我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2)一节课要结束了,进行第三环节:拓展延伸,环保教育时,时间分配不合理。快下课了,处理较仓促,没有多些时间让学生交流,只是个别学生说说,预设的高潮没有生成,我觉得非常遗憾。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2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