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爱尔莎]小狮子爱尔莎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图书室借阅乔伊·亚当逊的著作《野生的爱尔莎》或《狮子和我》,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
   2、教师准备投影片和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引入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提问:知道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课文吗?学生齐读课题。大家看过狮子没有?有人说狮子是森林之王,这说明狮子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很凶猛)。可是在奥地利作家亚当逊所写《小狮子爱尔莎》一文中,狮子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请读过亚当逊写过的著作或是提前预习课文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很多同学也读得很好。谁能说说课文叙述的顺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上节课提到的叙述顺序。
  二、指导阅读。
   1、学习课文第1—5 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多大的爱尔莎?在小组上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说一说。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喜欢不同的地方,可让他们先朗读,再说说喜欢的理由。
    有的学生会喜欢刚出生的爱尔莎,因为“它那蒙着蓝薄膜的小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就像可爱的小宝宝;
    有的学生会喜欢夏天的爱尔莎,因为它是那样的调皮;
    也有同学会喜欢换牙时温顺可爱的爱尔莎或者是作错事时“知错就改”的爱尔莎。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爱尔莎,作者喜欢吗?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样的地方有几处,比如“我从岩石缝里把它抱出来,抚摸它,喂它奶粉和鱼肝油、葡萄糖配成的饮料”,“我有时候*在爱尔莎身上看书或者画画……”,“我抚摸着它的头,安慰它,告诉它下次可别这样了”等等,学生找出来,再引导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6—10自然段。
    教师:在长期相伴的日子里,“我”和爱尔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6—10自然段,勾画出重点词句,说说自己最大的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
    先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1)当爱尔莎饿着肚子归来的时候,我“又高兴又难过”,就像迎接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在暴风雨的夜晚,自己对爱尔莎的牵挂。教师: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呢?请两名同学读,互相评价,全班再读。
   (2)当爱尔莎生病发烧回来的时候,我心疼不已,给予细心的照料。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3)可能谈到最多的是当爱尔莎最后一次和“我”分别的时候,“我们”之间那种“恋恋不舍”的思想感情。
     教师: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这样的感情?(请学生发言)其实整个自然段都充盈着依依不舍的感情,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展示投影,请一位同学读9自然段,其他同学看投影。然后全班再次感情朗读课文。教师: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祝爱尔莎平安吧!1234
   (4)教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这样”是指怎样?(费尽心思,或者依依不舍等。)
  三、课堂练习
   1、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对照课文,想想自己曾经喜欢并仔细观察过的动物,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灵活安排,选做。)

                第三课时

  一、组织班级辩论
   1、同学们,换成你,你赞成让长期相伴的爱尔莎离开自己吗?
    有些学生可能会和作者一样,虽然不舍,但也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也可能有学生想多和爱尔莎在一起。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以文中相关词句或是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为自己的依据。
    可以想到,有许多同学和作者一样,“打算”将爱尔莎放归大自然。这时教师可帮助“弱势”,开展辩论。学生可能的“理由”:
    “赞成”的理由:
   (1)和作者的想法一样。爱尔莎来自大自然,“应该送它回到大自然去,替它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让它自己去生活”;
   (2)作者虽然“舍不得”,但是“它总是要回到兽类中去的”,所以我才决心离开它,而且作者对它进行了细心的训练;
   (3)这还是一种“科学的实验”,我们不能将爱尔莎带到家里。
    “反对”的理由:
   (1)爱尔莎“带着人的气味”,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可以想像爱尔莎离开作者会遇到很多困难;
   (2)当爱尔莎和我分别的时候,是多么的难舍难分!为什么要使“大家”都痛苦呢?
  二、拓展交流
    同学们有过自己喜欢的动物吗?仔细观察过它们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到班上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重点放到对动物生长过程的介绍,如果学生说得不具体,可以进行采访,如: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后来呢?长大的情况怎么样?你最喜欢的是它的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第四题,摘抄“我”对小狮子爱尔莎无限关爱的语句。
   2、将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在作业本上介绍一下。(*选做)

  板书设计:
              小狮子爱尔莎
       出生两三天——→五个月后——→开始换牙——→快两岁——→生活了三年分别
        可爱      调皮     温顺    感情更深    难分难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3、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生活习性和小狮子和的“我”亲密关系。
   4、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摘录,自主阅读,相互  协作,大胆交流,独立体验。
   2、能把在当地了解到的动物的景况与文中的人、事、物、情结合起来,并发表独自的见解。
  (三)、情感与态度:
    理解“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懂得课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安排的。
   2、懂得“我”把小狮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1234
   3、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摘录,自主阅读,相互协作,大胆交流,独立体验。
  三、教学难点:
    能把在当地了解到的动物的景况与文中的人、事、物、情结合起来并发表独自的见解。
  四、自学建议: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整理有关狮子的有关资料,并乐意与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奥地利作家乔伊.亚当逊写的《野生的爱尔莎》这本书,并乐意把自己所喜欢的情节讲给同学听。
   3、收集、整理自己所喜欢猛兽的资料,并乐意与同学交流。
   4、做做调查,了解重庆地区保护动物的情况,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做好记录。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激避导入、诱导探究:
   1、板书课题,自由提问。师挑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2、揭示课题,简介作者。(将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事  件      我爱小狮子的词、句    小狮子爱我的词、句
    出  生. .
    成长洗澡. .
    勇斗犀牛. .
    换牙. .
    远足. .
    送走后. .
    发高烧. .
    分  别. .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自学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把握脉络:
   1、默读课文,画出点明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表格,协作学习。
  四、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这篇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发动机(2分钟)
  1、出示课件1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动机。
  2、师: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是一种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狮子捕食的镜头。
  3、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狮子爱尔莎》这篇课文中的狮子爱尔莎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这是为什么呢?以至于最后与作者达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
  二、自主阅读、独立探究(7分钟)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课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组研究课题,同学们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两组课题中任选一组,进行研究。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读一读、勾一勾、议一议,还可以做批注。课件出示问题。
  三、协作交流、体验感悟(17分钟)
  1、研究第一组问题的同学,可以谈谈作者写了小狮子爱尔沙在成长中的哪些事例?从这些事例中你发现了小狮子爱尔莎怎样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
  2、研究第二组问题的同学,可以谈谈作者为什么要把小狮子爱尔莎送回大自然,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
  3、示课件3。选择音乐,配乐朗读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
  四、交流争鸣、形成博爱。(8分钟)
  1、既然,爱尔莎与作者情同母子,分别时一个“莫大的痛苦”;一个“恋恋不舍”;那么,到底爱尔莎与作者分开好,还是爱尔莎留在作者身边好呢?1234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争论,向大家讲明你的理由。
  3、师总结:(3分钟)
  同学们说的两种理由都很合理,他们可以不分,但是爱尔莎还要生存,还要长大,它留在作者身边将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出示课件3。从这则镜头可以看出爱尔莎最宝贵的东西自由,最本质的东西兽性没有了。
  因此分别,让爱尔莎回归大自然更合理、更科学。出示课件4。爱尔莎是兽类,大自然才是它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它才可以在那儿生活得自由自在。同时,作者把狮子送回大自然也是在完成一项科学实验。
  出示课件6,大自然是广阔的,大自然有着许多狮子生活资源丰富的地区,把狮子送回大自然让它自由、让它发挥野兽的本性这是一种“博爱”,反之,把爱尔莎留在作者身边就是一种狭义的爱了。
  五、联系生活,升华主体(6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爱护动物,善待周围的动物,再凶猛的野兽也能和人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动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小动物,小动物也会关心爱护你。
  那么,与本文作者相比,你们认为我们周围的人在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怎么样? 或者建议咱们重庆人在保护动物方面还应做些什么?
  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师总结: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太需要我们的关爱,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关心这些小动物吧!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只有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和谐、美丽。

  评价量规
  1、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梳理资料,并于同学交流、共享资料的。(2分)
  2、能在阅读中圈、点、勾、划,主动发现问题的。(2分)
  3、能大胆争取展示自己的见解、才能、特长、进步的。(2分)
  4、能欣赏同学见解、才能、特长、进步的;能够协助同学进步的。(2分)
  5、能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并有所发展、有所见解的。(2分)

  课件策划要求
  (一)技术要求:
  采用authorware 6.0系统进行开发集成,用flash制作功画。
  (二)显示要求:
  主页面:制作者独立创意、制作。
  课件1:随着声声咆哮,出现雄狮头动态近景;出现狮子围猎捕食动态画面。
  课件2:展示两组问题:
  1组:作者写了小狮子爱尔沙在成长中的哪些事例?从这些事例中你发现了小狮子爱尔沙怎样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
  2组:作者为什么要把小狮子爱尔沙送回大自然,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
  课件3:根据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情感,选择钢琴曲、小提琴曲、小号曲、二胡曲各一段,备学生选用。当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时,在即时播放该乐曲情况下,画面只出现该乐器静态。
  课件4:动物囚于铁笼供人赏玩实景。
  课件5:动物自由自在在大自然巾生活的实景。
  课件6:在大自然壮丽背景下,随着嘹亮的小号乐曲,出现两个词:“博爱”“狭爱”。随着乐曲,两个词对比着变色:“博爱”鲜红;“狭爱”苍白;两个词对比着变大和变小:“博爱”越来越大;“狭爱”越来越小。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8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