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1-3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1234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我 树 枝绿叶长
爱
故 形状 表达作者
乡 热爱故乡的
的 果 味感 思想感情
杨
梅 颜色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贪婪、吮吸、甘露、狭长、触到、细雨如丝、甜津津”等词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谁知道开封的特产都有哪些?()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来了一个摄制组,要拍一个片子,把开封的这些特产介绍给全国的电视观众。他们听说呀,开封的小学生特别聪明,所以就想考一考大家,就把写解说词的任务分给我们了。想看看你们对家乡了解多少,对家乡的土特产了解多少。这些东西呀,你们回去以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为了让咱们同学把文章写得更好一些,我们先来看一篇别人写的介绍自己家乡土特产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看了作者介绍的杨梅,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感受杨梅果,学习4、5、6自然段
①整体感知杨梅果的特点
⑴杨梅是一种十分好吃的果子,相信大家都吃过被食品加工厂加工好的杨梅,但是鲜杨梅更好吃,你们想知道鲜杨梅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什么味儿呀?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介绍的是杨梅果?分别介绍了杨梅果的什么?(板书:形状、颜色、味道)
⑵文章用了三段介绍了杨梅果的特点,你看过了作者的介绍有什么感受?
⑶作者是怎样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呢?他是怎么写的?让我们一段一段的来看。
②、研读4、5、6自然段
⑴、第四自然段
ⅰ、齐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三个特点。朗读)
(重点:触(碰)、细腻(精细、光滑)、柔软(软))
ⅱ、齐读,脑子里勾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⑵、第五自然段
ⅰ、脑子里杨梅果的形状有了,就好像画画用铅笔把画的外形勾了出来。接下来就该是填颜色了,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在这形里面我们都改填哪些颜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颜色深代表成熟,由于太红了就变黑了)(朗读指导)
ⅱ、齐读,在脑子里把杨梅果的颜色填上。
⑶、第六自然段
ⅰ、谁能来描述描述自己脑子里的杨梅果?
ⅱ、这么漂亮的果子放在你面前,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想吃)可是现在吃不到,但是文章的作者吃到了,它把杨梅果的味道写了出来,那咱们为了解馋就先看看吧。自由读,1234
ⅲ、看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甜津津(甜的有滋味)作者为什么写小时候吃杨梅果的样子?杨梅果什么味道?)(朗读)
ⅳ、听了作者的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ⅴ、齐读,我们再来品尝品尝着新鲜的杨梅果
⑷、小结:作者经过了起形、填色、描述味道这样三步,为我们勾勒除了一个个新鲜杨梅果。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个过程。
2、认知杨梅树,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杨梅果又好看又好吃,那它是在哪儿长的呀?(树上)你怎么知道的?
②、(挂出第二自然段)齐读,思考你觉得这一段话中哪一句写的好?为什么?(朗读)
(重点:(贪婪:不知满足)、吮吸(吸)、甘露(甜美的露水)、狭长(又窄又长)、丝(小、细微)
③、在如丝的细雨中,一颗颗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孕育着那美味的杨梅果,齐读这段话,把你对杨梅树的感情融进去。
四、总结写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是怎么把杨梅树写的这么美,把杨梅果写的这样好的呢?齐读课文。
3、理出写作顺序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
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1234
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声读课文,要读出喜爱杨梅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三、小结: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识记本课的生字。
1、由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五、完成“练笔”。
1、指名读内容,明确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准备写哪种水果;
(2)这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3)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3—5名同学说一说。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七、请同学读读自己写的片断,师生适当评议。
板书设计:
枝:常绿
杨梅树
叶:狭长
15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圆 小刺
杨梅果 颜色:淡红 深红 几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894.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