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姿神韵什么意思]丰姿神韵情自出 悦目赏心人自醉──浅谈经典美文《荷花》景、情、人三位一体化教学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 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 “情感的王子”。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无不表明“情”乃文之脉。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教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荷花》一文乃叶老妙笔生花之作,其景、其情、其人三位一体,读时如见其景,如闻其香;教时如入其境,如生其情。师生醉心于荷花世界,情随物移,因荷而喜,因荷而舞。其情其景铬印于心、萦回于脑,处处涵泳、时时反思,细味绵长、不绝如缕 …… 于是,我谨以此文为例,系统阐述经典美文的三位一体化教学。
【设计思路──以情为轴】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伊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开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眼欣赏,想象音乐所传送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介绍从古自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此时,跟学生说:“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 “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
语言的学习,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息息相关,而作者的情感则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入情入境,进而一下子揪住学生的心,这是进入课文的第一通道。导入新课后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倾听《荷花》。听完后,荷花美景萦回于学生脑际,久久不能散去。此时,我没有让学生描绘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只是轻轻地说:“嘘!不要声张,不要打破荷花池边的宁静,把你脑海中的美景留着,带着它一起去读读课文吧!“学生一下子坠入了优美的画境当中,找到了与课文的共鸣通道。学生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进入了荷花的世界,荷花美景随之一点一点地展现。教学也随着情感层层递进。
同时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让学生体会荷花长得使劲和迅速。进而引导学生:“如果这句话让你来写你准备用什么字呢?”打开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空间,继而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想象“这满地的白荷花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学生换位思考,贴近荷花,产生荷花的情愫。接着学生做动作朗读文中荷花生长的三种姿势,将荷花的动作、情感移植到自己身上,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荷花冒出开花,可谓与荷花“心有灵犀一点通”,举手投足均有情。12
三、情之所至醉为荷
物我两忘是情感的最高境界,随着学生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随风舞蹈,与物交流。“蜻蜓从头上飞过,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宛若就是荷花仙子吸收着日月精华,品评着物语流声。醉了,醉了,班上成了荷花池,飘舞着满地的荷花。完全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神韵尽出。
四、一言一语总关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无穷无尽的赞叹充塞于胸腔,他们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因此我让学生美读、做动作读。在第二自然段中还让学生诵读。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当学生醉为荷花的时候,让他说说“此时我最想……”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一言一语饱蘸着深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洗礼,全身心溢满了美的因子,得到了全面发展。
披文以入境,情动而辞发。独具个性的体悟,不露痕迹的表明,不失时机地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心中充盈着美的情愫,让童真、童趣溢于言表。以人为本,以情为轴,以文为经,景、情、人三位一体,和谐发展。丰姿神韵情自出,悦目赏心人自醉。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顺其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教学流程】
一、感受音乐,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出示画面,激qing导入。
二、进入情境,初品课文
1、闭眼听录音想象。
2、带着脑中荷花美景自由读文、找出写荷花美的语句,品读谈感受。
三、精读细研,品味荷花
1、品味荷叶美。
2、品读荷花美:
⑴ 荷花“冒”出美。
⑵ 荷花姿势美。
3、想象荷花美。
四、转换角色,个性体悟
1、在情境中学生醉为荷花,展示各种姿势。
2、大胆想象,你变成了一朵荷花,小鱼会告诉你什么?小鸟会告诉你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五、积累延伸,美感再造
1、醉在荷花池边你会发出什么感叹?
2、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
(如用最好的画笔画下它,让它永远与我们相伴。又如用最美的语言写下来……)
水到渠成,不露痕迹的表明,摒弃以往归纳的生硬,不失时机地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心中充盈着美的情愫,让童真、童趣溢于言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867.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