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板书设计]《燕子》说课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燕子》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小燕子,有的在湖面上飞行,有的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景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的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课文共分四个自然段,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飞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依据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体会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以读为主线,培养学生在读中所思、在读中感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朗读中体会小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的可爱;难点是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
学情分析与教学、学法的选择
(一)、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三年级学生生活在空气清新,美丽辽阔的乡村大自然中,他们眼中的春天比课文中描写的春天更加美丽,他们眼中的小燕子比作者描写的小燕子更加生动。但他们是一群不善于表达的质朴的农村孩子,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学中,我采用互动导学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
教学中,我围绕四点指导学生学习:
1、联系生活
“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在执教《燕子》一课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燕子,观察春天到来的景象,让学生对春天有切身的感受,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
2、读书入境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的读。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究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个人意识与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重点词句的理解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4、多元评价
在学习中,我尝试让学生自评与互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与导向的双重功能。
学前准备
依据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课前,我布置同学们在课间、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观察小燕子,寻找春天。北方的春天来的比较晚,我自制了一幅教学挂图,精心准备了轻松优美的音乐。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声情并茂的情境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起学生好奇心,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于是,上课伊始,我激情导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和老师一样最喜欢画画了,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在同学们好奇疑惑的目光中,我出示自制教学挂图,可以想象,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画面,心情是多么的欢快!它能引起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接着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这幅画一样的美,请同学们快快把书翻开,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燕子。”板书课题。12
(二)、精读探究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体会课文美在哪里?读的时候,要有感情!开始吧!”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提出读课文的要求。自由读文后,请同学们谈感受,老师给予表扬,接着引入范读。“同学们,刚才,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读的很流利,老师也想把这象诗一样的课文读一段,同学们注意听,老师读得怎么样?”播放音乐,范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评一评,议一议,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然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们在组内将这些词句进行分类、整理,并在组内合作学习后汇报,个别疑难我给予点播。
(三)、赏读体味
精读探究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及挂图,赏读课文,读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多数同学能说出课文先写小燕子的外貌,小燕子飞行特点,远处的小燕子是什么样的,但不会归纳,我及时给予点播,告诉同学们,这种观察方法叫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
(四)、活读延伸
同学们在赏读体味课文的写作方法之后,建议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一次谈一谈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我将本课作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再一次随作者感受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进一步了解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希望同学们成为学习的有心人,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从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与生活的整合。
教学预测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是学初的第一篇课文,拿到馨香扑鼻的教材,读着这像诗一样的课文,我深深的被作者的描写所感染,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上教环节,结合生活,让学生在读中所思,在读中所悟,读出一片新天地。我想,一定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教育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在本课教学过后,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受生活与掌握知识的撞击,个别同学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词不够丰富,不会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再精彩的设计也难以擦出学生创新的火花,只能感受到课堂愉快的气氛,却不能真正融入其中,成为旁观者。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宗旨,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850.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