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南辕北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三年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生字卡,写字卡。

  一、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想结合。
  (四)交流
  1、解题。看图解题,结合图理解“辕”和“辙”
  2、自学。自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找答案。
  3、交流
  (1)小组内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4、汇报
  (1)小组内喜欢的形式汇报朗读,可以分角色,加动作。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5、练习
  (1)故事中这个去南方却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却不肯接受,这种顽固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应该叫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语吗?
  (2)这个人这样固执,走错了方向,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吗,为什么呢,他的马很好吗,请试着用“虽然可”来解释其他两项优势,换成“尽管但是”读读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3)无论条件多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也永远不会到达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了南辕北辙,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往后推,给学生机会去观察发现然后再说)。

 教学目标:
   1、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②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
     ②自由读
     ③个别指导123
  二、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四、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①分担角色
     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五、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②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
     ②自由读
     ③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123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四、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①分担角色
     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五、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7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