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翠鸟课文原文】翠鸟(北师大版教案多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5 翠鸟

7 翠鸟

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ii 

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

一、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翠鸟的外形,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及捉鱼的本领,体验翠鸟静立、飞翔的美感,懂得爱鸟、护鸟。
  (二)认识本课14个生字;理解“疾风、注视、逃脱、锐利、荡漾”等词语,并能逐步运用;初步理解准确运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感受翠鸟的美;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翠鸟挂图。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认识哪些鸟?你们知道有一种会捉鱼而又长得非常漂亮的鸟吗?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教学“翠(cuì)鸟”)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翠鸟颜色鲜艳的句子。
  (四)教学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翠鸟长得非常美,这就是翠鸟。(揭示图画)
  2.你们觉得翠鸟什么美?(红色的小爪子美;色彩美;眼睛美;小嘴也美)
   说翠鸟的色彩美用了一个什么词?(教学“鲜艳(yàn)”:色彩非常鲜明好看。)
  3.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怎么鲜艳?(结合教学橄榄(gǎn lǎn)色;赤褐(chìhè)色)
   第一自然段写翠鸟的外形美,一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第一句:讲翠鸟站立的姿态。
   第二~五句:讲翠鸟鲜艳的色彩。
   第六句:讲翠鸟的眼睛和嘴巴。
   指点:这一自然段叙述有一定的顺序。讲翠鸟的色彩,先总的说一下色彩鲜艳,接着按什么顺序介绍?(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fù)部”。)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讲翠鸟的色彩,不说“头上橄榄色,背上浅绿色,腹部赤褐色”,而说“像……色的头巾”,“像……色的外衣”,“像……色的衬衫”。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结合教学“衬衫”)
  6.写翠鸟的眼睛美,用了一个什么词?(结合教学“灵(líng)活”)
  7.翠鸟这么美,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语言训练:(______)的翠鸟
   结合理解“小巧玲珑”(形体小而精巧,这里说翠鸟很灵巧、灵活。)
   说说翠鸟的外形怎么美。
   语言训练:翠鸟______。
  (五)集中复习分散教学的生字词。
   翠(cuì)鸟特别指出“翠”字下边的“卒”一竖不超过“从”。
   鲜艳(yàn):色彩很鲜美、很明亮。
   腹(f))部特别指出右半边的“复”中间是“曰”。
   的“衤”最后两笔是撇、点。)
   衬(chèn)衫(突出是“衤”)
   灵(líng)活(引导学生举例理解)
  (六)教学另一部分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翠鸟在水面上疾(jí)飞,等待(dài)游到水面的小鱼,小鱼悄悄吹着水泡(pào)也逃脱不了翠(ruì)鸟锐利的眼睛。
   先读句子,在句子中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的意思,结合教生字的音和形。
   疾(jí)飞:“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飞。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着。
   水泡(pào)(可举例解释;注意读准字音,是第四声。)12345678910
   锐(ruì)利:“锐”是尖利。这里是说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饲(sì)养:喂养。
   逮(dǎi),注意“隶”的写法。
   希(xī)望(可用造句的方法理解。)
  (七)指导写字。
  (八)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翠鸟(  );(  )鲜艳;(  )灵活;(  )锐利;(  )疾飞; 等待(  )
  (二)教学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说说翠鸟叼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轻又快;敏捷;迅速)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叼鱼的速度极快?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5.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像让你看到了翠鸟叼鱼的生动情景?
  6.翠鸟贴着水面疾飞,是怎么飞?用手势做做。这和在水面上飞有什么不同?
   比较推敲:
    
   为什么翠鸟要贴着水面飞?
    
    
    
    
  这一段最后一句是“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写这一句和不写这一句有什么不同?
  写了这一句更感到翠鸟飞得快。翠鸟已经飞远了,“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可见翠鸟飞得极快。这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朗读全段。
  (三)教学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2.指名读。
  3.翠鸟的家在哪儿?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你肯捉它吗?
  4.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美感和生趣,而且许多鸟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四)完成课后练习2、3。
  (五)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翠鸟》是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五册第六课,课文内容如下: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分解课目内容,将课文内容划分成三个知识点。

                       12345678910课目内容分解表  表1

课目
名称 知识点学习水平知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翠鸟1“鲜艳、小巧玲珑、注视、锐利、疾飞”等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定下各个知识的学习水平等级,如表1所示。

                       学习水平描述表  表2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1知识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疾飞、小巧玲珑、注视理解2知识理解指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理解指出3理解概括课文内容,说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概括说出
  2、具体描写各个知识的学习水平等级,如表2所示。

                       选用媒体情况表  表3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分)资料来源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媒体使用方式1知识理解文字投影重点理解的词语自备在情境及语言文字中理解词语观察讲解vcd翠鸟的表态及飞的动态2知识理解文字投影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热键显示表特点的词。自制加深理解读、划
议、说 电脑动画按描写顺序写出翠鸟外形各部分自制激发兴趣
加深印象
帮助理解 看、说3理解图画投影音乐翠鸟外形图自备展现外形
突出特点 看、说vcd翠鸟飞行、等鱼、捕鱼动态自备显现动态
在情境中
理解特点 看、想
说、 文字投影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文字,热键显示重点词自制加深印象
帮助理解 读、划

  3、媒体的选择及使用。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选择多媒体辅导教学(cai),主要运用了图画投影、文字投影、vcd、动画设计及翠鸟标本等媒体。各种媒体共同协调,相互补充,从而更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如表3所示。
  4、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如表4所示,在设计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课时安排。为完成本课教学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导学,学习1—3节;第二课时,学习第四节,总结课文,简单运用,巩固字词。之所以把教学的重点段放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兴趣正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借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学的重点就可以更好地突破。
  (2)恰当安排媒体出现的时机,创设出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观察练说翠鸟外形,并将叙说顺序同作者描写顺序比较,同时利用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的翠鸟身体各部分动画图,加深理解按顺序观察翠鸟的方法。另外,还借助动画及图像,结合上下文理解了文章的重点词,借助重点词体会作者抓翠鸟的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方法,从而使重点及难点得到突破。
  5、设计形成性练习,针对知识点2、3设计两道填空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图5所示。

                        形成性练习题  表5

知识点学习水平题 目 内 容2知识理解  填空题:
  课文第一自然段2——5句,先总写翠鸟羽毛的颜色非常(  ),再按(  )、(  )、(  )的顺序具体描写了翠鸟羽毛的颜色。3理解  真空题:读句子,想想括号里词语的意思。
  翠鸟(  )苇秆,(  )飞过去,(  )小鱼,(  ) 水面往远处飞走了。12345678910
  表4                  开 始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投影 学习目标    投影 学习方法
                    学生质疑
                   据疑板书导学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   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投影 翠鸟外形图   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学生看图、说图   文字投影 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投影文字   描写翠鸟外形特点 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   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动画 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   完成形成生习题2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结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查字典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1)读准字音。
       “翠”、“饲”是平舌音;“赤”、“衬”是翘舌音;“艳”、“衬”是前鼻音;“灵”是后鼻音。]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腹部   f)√   疾飞   j0√   逮翠鸟   d3i√
        f(          j@ 7i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下结构,上面的“羽”字应去掉钩,下面的“卒”一竖不能超过“从”。
     “赤”上下结构,下面的“”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12345678910
     “希”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的第二笔为一大点。
     “逮”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隶”最后一笔是反捺。
     “褐”、“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最后的两笔是撇、点。
     “腹”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是“日”。
    3.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褐(   ) 衬(   )  疾(   )  待(   )
      喝(   ) 衫(   )  急(   )  持(   )
      锐(   ) 饲(   )  希(   )  泡(   )
      说(   ) 词(   )  稀(   )  饱(   )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疾”字为例。“疾”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疾飞”。教师引导学生从查字典中查找出“疾”字有四种解释:(1)病,身体不舒适;(2)恨;(3)快,迅速;(4)疼痛。本着根据词义选取字义的方法,“疾”字在“疾飞”一词中应选取“快,迅速”的字义。“疾飞”的意思是很快地飞。联系课文内容,“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便可悟出“疾飞”一词是指翠鸟飞得很快。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锐利——“锐”是尖刻的意思。锐利即尖锐、锋利。课文中指翠鸟的感觉非常灵敏。
     鲜艳——又鲜明又美丽。课文中指翠鸟的羽毛色彩非常美丽、好看。
     清脆——“脆”指声音响亮、清爽。课文中指翠鸟的鸣叫声清亮好听。
  (四)介绍翠鸟。
   1.翠鸟:又称叼鱼郎,也叫鱼狗,羽毛青绿色,尾巴短,捕食小鱼。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12345678910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层次十分清楚。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3)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12345678910
     (2)指名读有关句子。
     (3)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讨论括号中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5)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7)出示带点词的意思,让学生采用出示反馈牌的方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8)讨论句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既迅捷而又准确不落空了。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句间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4自然段。
  (二)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讨论:为什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1句中“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我们”的想法,前边加一个“真”字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明十分喜爱翠鸟,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边饲养它。
     第2句中“远远地看”是因为作者知道翠鸟很机警,怕惊扰它。“希望它”“多停一会儿”是因为想多看它几眼,这正是作者喜爱翠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4.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12345678910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先看静态,主要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再看动态,疾飞注视,蹬开、叼起、飞起……这一系列的动作观察的仔细深入。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五)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

  教学后记:
  文章很美,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范文,在学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生动地将翠鸟的外形、生活习性写清楚的,为他们写好动物做好准备。

 教学要求: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其中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1、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2、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3、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4、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2、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3、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评: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4、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5、生评
   6、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并给大家介绍一下。
   7、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
   8、学生练习,学生介绍。
     评: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12345678910
   2、我们比赛完了,各位小评委,评一评吧。
     评:能把竞争带进课堂。
   3、你们不想把它的形象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那就试着背背吧(学生练习背诵,并指名背诵。)
   4、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吗?
   5、是呀,老师也有这种想法。可是能捉吗?
   6、为什么?
   7、你们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五、小结

  板书设计
           

  评:本教案设计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设计独特,有新意。

【应知应会】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例如,“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又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快。
  翠鸟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的关系,是学习的难点。在学习翠鸟捉鱼过程的内容时,我们要联系它的外形。例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课课练】
   a 组
  一、看拼音写词语。
    j0 f5i     h8 s8      f) b)    ch8n sh1n
   (   )   (   )  (   )   (   )
    xi1n y4n    l0ng hu$    x9 w4ng     ru@ l@
   (   )   (   )   (   )   (   )
  二、划掉加粗字的不正确读音。
    一会儿(hu! hu@)   逮住(d3i d4i)   苇秆(g1n g3n)   容易(y$ng r$ng)
  三、多音字组词。
    
  四、区别组词。
    
  五、选词填空。
   1.愿望 失望 希望
    (1)爸爸今天有事没来开家长会,我很(   )。
    (2)小刚(   )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3)(   )到北京去看天an门,这是奶奶的(   )。12345678910
   2.锋利 锐利
    (1)这把刀很(   )。
    (2)翠鸟有双(   )的眼睛。
  六、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又鲜明又美丽的意思。(   )
   2.飞得很快。(   )
   3.锋利,尖锐,本课指感觉灵敏。(   )
   4.声音清亮好听。(   )
   5.集中注意力地看。(   )
   6.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
  七、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1.翠鸟(   )停在苇秆上。
    2.小雨(   )下个不停。
    3.小鱼(   )把头露出水面。
     4.翠鸟(   )注视着水面。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   )苇秆,(   )飞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b 组
  一、改正错别字。
    苇杆(   )   透满花纹(   )   住视(   )   词养(   )
    登开树枝(   )   希忘(   )
  二、去掉偏旁,再用新字组词。
   衬____(   )   腹____(   )   泡____(   )   饲____(   )
  三、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鲜艳——     锐利——     希望——
    逃脱——     注视——
  五、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翠鸟羽毛颜色鲜艳?
   2.“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234567891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7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