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1234567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1234567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1234567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1234567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咏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1234567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7 、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1234567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3、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7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