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课文_《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紧张、大显神威”等16个词语。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发明过程。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体会“集合”的思考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释题存疑。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七组课文,这节课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把书打开。2、出示课文插图:这是课文中的插图,谁能用课文第一节中的语言来解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可以读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3、这里的“持”(板书)是表示动作的,你能换个词吗?板书:拿、握4、从图上看,你们知道哪是矛?哪是盾?说说它们的样子。5、出示不同的矛和盾的图片欣赏。6、“矛”“盾”这两个字都是生字,看老师写一写。矛的最后一撇就像锋利的矛,不要掉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书撇要写好。你们也在书上写一个。7、板书“集合”,什么时候常用到这个词语?8、课题中的“集合”是不是“集中”的意思?答案常在书里面,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来回答。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提出读书要求: 读课文1到2遍,遇到生字读准音,划出词语。                 “矛和盾的集合”是什么意思,划出课文中的句子。2、出示第一组词语:矛、 雨点般、   刺  戳、盾、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指名读---正音-----齐读-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描写“矛”的这些词语和描写“盾”的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对着读呢!我们合作来读一读? 通过读词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矛的作用是-----,盾的作用是----。板书 进攻      自卫3、出示第二组词语:    坦克    履带   炮口           出示坦克图,认识履带、炮口,并结合介绍履带的作用。4、出示第三组词语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每一个词语都会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你看“庞然大物”。读着这个词语,眼前就会出现了一个高大的物体。你能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感情朗读三、品读课文,感悟发明过程。1、刚才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课文的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2、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生齐读)3、这句话中哪个词是集合的意思?板书(合二为一)4、“矛和盾的集合”就是:把盾自卫的优点和矛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5、发明家是怎么想到矛和盾这两种用途相反的武器,集合在一起变成了——坦克呢?6、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你从哪里感受到?(课件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7、如雨点般刺来,这是怎样的雨点?说明了什么?还可以用什么来比喻矛的进攻?比喻句的威力真大啊,让我们把比喻句再次送到句子中,使矛的进攻变得更猛烈。还从哪里看出比赛的紧张激烈?8、师生表演。生以书当盾,师以手当矛(你们现在就是这位发明家,老师就是你们的对手。我们来一场比赛好不好?)。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你右侧刺来(生做动作抵挡),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向你的头部刺来;向你腿部刺来……(边说边加快语速,以感觉激烈的争斗场面) 9、能说说你刚才抵挡时的感受吗?10、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紧张太危急了!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小组读、齐读)11、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许多难题。请再次默读课文第2段,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填写第一行。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请你默读2-4节课文,在表格中填出来,你也可通过画图等方法把科学家发明的经过画出来。12、出示表格12

 

发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盾太小 做一个铁屋子   固然安全 但当缩头乌龟 在铁屋子上装上枪口、炮口   不会动 装上轮子、按上履带

13、学生自学,交流。14、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聪明,在比赛中发现了问题,就进行思考,他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做的和别人不一样,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做做发明家,我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课文的2——4段。好吗?(师生合作读)发明家和朋友进行一场比赛,就在他难以招架时,他忽然想到----可是转念一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可怎么办呢?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新的办法-----15、出示坦克图:看着眼前的坦克,你还能找到矛和盾的影子吗?16、同学们,一切发明都源于发现。发明家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发现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思考,一次又一次地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把矛的进攻,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四、总结课文,提升“集合”思想1、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读句子。2、设疑:读着读着,老师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合二为一”用得不准确,发明家发明坦克不仅仅是把矛的进攻盾的自卫这两项的优点合起来的,你们觉得呢?引导用轮子、履带的思考方法。3、你们说这里的“二”是不是就是二种的意思?这是一种虚指,比如以前我们学过的哪些词语:千军万马、千方百计。。。4、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既能—又能—所以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5、同学们,集合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优势互补的思想方法,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希望 “集合”这颗智慧的种子在你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伴随大家开创美好的未来!那么坦克如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4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