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师:生词卡片、矛和盾的图片、坦克的图片。
2、学生: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指一名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故事。(课前有布置)
2、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请同学观察图上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
矛   进攻
盾   自卫
3、学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4、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指导写“集”。
5、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能句子,多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难读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吗?老师也要提醒大家读好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价,纠正读音。
3、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这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①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指导并范写“炮”和“攻”。
  3、其它生字由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问题: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一)、学生自己先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二)、同桌互相交流。123
  (三)、全班交流汇报。
     1、哪一个句子写出了矛进攻的威力大?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难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动作理解“左抵右挡”。
  ②“如雨点般”说明什么?对比朗读,哪个句子好,好在哪儿?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对方的矛向他刺来。
(引导学生想象:下大雨时,你打着一把小伞,遮住左边右边湿,遮住右边左边湿,这是因为-----?学生回答:伞太小啦!)
  ③师: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读):“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师:用几句话写出了发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第一个“!”是什么感情?第二个“!”是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两个“!”,先是对盾的不满,继而是想到盾可以改变的喜悦。第一句要带着感情来读,第二句要读出发明家的喜悦之情。
     2、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师:盾大得像个铁屋子,的确一枪也不会被戳到了,这个想法真让人兴奋呀!那现在钻进这个铁屋子去和朋友比赛,可以吗?让我们和发明家一起冷静地想一想,请大家轻轻读三自然段,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读、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固然”是什么意思?后面加上一个表示转折的词“却”,即肯定了前面的,但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
     3、第四自然段:
师:铁屋子只能保护自己,一点儿获得胜利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拿去和别人比赛呢?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疼,也一直困惑着发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学生接读: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①出示坦克图片,让学生指出哪是铁屋子,哪是枪口或炮口,哪是轮子,哪是履带?
    ②发明家把坦克造起来了,请大家联系课文、看着提示,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指名说,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小黑板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可是,           对了,             )
      4、第五自然段:
师: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勾画,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显神威”?
   ①出示词语:合二为一。齐读。“一”指什么,“二”指什么?“合”又指什么?
再读读这个句子。
   ②指导朗读。读好“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③合二为一的坦克为什么会这么厉害?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吗?123
       5、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啊,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②句子中的“谁”指的是谁?换成它所指的那个事物来说说这个句子。
   ③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胜利者?(比如铅笔加橡皮就成了带橡皮的铅笔、轮子加椅子就成了轮椅……)
   ④你想成为一个“胜利者”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胜利者呢?
   三、把课文最后一句话抄写在笔记上,并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四、升华理解,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明或改进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胜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3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