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结合教案]25.《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
2、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文本
1、听写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校对,订正。
二、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出示听写的句子
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自卫--进攻;盾--矛。(板书)
圈出能解释课题中"集合"的一个词--合二为一。(板书)
上节课有同学根据课题提出为什么要把矛盾结合在一起?他们怎么集合的?有什么好处?
2、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
3、反馈:
(1)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把矛和盾结合起来。
理解:难以招架
(2)怎么结合?
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让它会动。
课件出示"坦克"图片,看着眼前的坦克,你还能找回"矛"和"盾"的踪影吗?
(3)这样的结合有什么好处?
出示句子:坦克吧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自卫和进攻的结合,既能很好地自卫,又能更好地进攻,这可是"大显神威"。(板书)
指导学生理解"大显神威"的含义。
①读第5自然段,请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
②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领会"首次、吓得哇哇直叫,乱作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③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神州五号太空飞船、海洋馆的大海龟、我国奥运健儿等。
3、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了点什么呢?
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句子)
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反复朗读: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读了这个故事和这句话,你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或人能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生,例如空调把电风扇和取暖器集于一身,既可以给我们带来凉爽,又能给我们带来暖和。
学生举例: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钻井工人的帽子、雨衣、节能型水马桶、一个优秀的人(采纳比人的有点)……
2、请你想一想,出示:()善于把(),(解决了……发明了……成为了……)
这个问题能回答完吗?不能!因为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
四、作业,自主选择
出示:
1、课后去看《发明家的故事》、《爱迪生》等书籍,做好摘抄。
2、记下自己或身边的人留心周围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实例。
3、观看电视节目《超级变变变》。
板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3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