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与铁罐》说课稿_《陶罐与铁罐》课堂实录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反思:
《陶罐与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该课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在阅读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教学设计时特意关注了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预设了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使其不泛泛,不随意;教学过程中更要关心过程和方法,其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上,主要方式是对话,并应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关于听、说、读、写的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语思统一,以读为本,训练得法,应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学习过程亦可随时调整,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课堂实录与课中反思:
师:同学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学生可能是看到众多听课的老师,脑子一时转不过弯,大部分人竟忘记了起立,“老师好”也说得犹犹豫豫,没底气。)
师:今天这堂课真热闹,来了这么老师,谁知道老师们到咱们班干什么来了?
生:听课。
师:听课是为了什么?
生:互相学习。
师板书:取长补短。
师:不 管你是老师还是学生,爱学习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同学们,对你身边来听课的老师们,打个招呼表达你们的敬意。
(生纷纷向身边的老师问好)
师:你们很有礼貌,下面我说一句话,考考你们的思辨能力。我是新华南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平时喜欢阅读与写作,《陶罐与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生:老师是新华南路小学的语文老师是真的。
生:老师喜欢阅读与写作也是真的,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老师的文章。
生:《陶罐与铁罐》这则寓言故事不是老师写的,作者是黄瑞云,书上写着呢。
生: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因为老师昨天让我们预习课文了。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思辨能力,你们判断的完全正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罐和铁罐》。
师板书:24 陶罐和铁罐
【反思: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我与学生互动的对话,是课堂临时的机智,因为学生一下子被这么听课的老师“吓着了”,思维陷入了呆滞,这从孩子们刚上课的表现和面部表情可以看出来,一个老师,应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平等的对话,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而用辩真假的形式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的兴趣。经过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拉回了孩子们的思维,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了调整。】
师板书后,指导“罐”字的写法,指出偏旁部首“缶”的特殊字义。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或者用手中的辅助教材解决,记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学生练习读课文,有的读书,有的查字典,有的询问同学,有的四人小组齐读,有的高声自己读自己的,还有的边读边笑。)123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要说出理由。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理由是“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生:我也喜欢陶罐,它不仅谦虚,还很善良。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挖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生:我也喜欢陶罐,它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老师肯定了三个学生的说法,对于第三个同学读不好“我不见得比你差”,指导读,重读。)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喜欢铁罐,因为它常常奚落陶罐。
(全堂哗然,师板书奚落一词)
师: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嘲讽,讽刺,用言语讥笑别人。
师:铁罐究竟说了哪些奚落陶罐的话呢?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完,师再问“喜欢铁罐的同学”,你现在喜欢谁?生回答“陶罐”。
【反思:我在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时,随机抓住重点词和训练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没有强制理解和接受,而是抓住对奚落一词的教学,达到了语思统一。这一过程进行得一丝不苟、实实在在,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理念,初步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渗透。】
师:为什么喜欢铁罐的你,改变了看法?
生:我以为“奚落”是个好词,原来是个不好的词儿,铁罐子骄傲、看不起人,还想把陶罐撞碎,我不喜欢它了。
师:能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吗?
(生大声读,读的声情并茂)
师:太好了!还有谁也想读一读
(师生互动读,分角色读,时而共读,时而生读,时而边读边议论,这一段读得兴趣盎然。听课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流露出了赞赏的眼光。)
【反思:朗读教学时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对话文本就需要多读。一开始的初读,引导学生借助辅助工具读正确、读流利,在学生全身心读文之后,让学生说说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因为此时感受肤浅,而个别学生出错,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接下来,错误成了契机,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书,学生成了真正的参与者,课堂上才读得声情并茂,笑声阵阵。】
师:这则寓言故事多像个两幕的小话剧啊,你们愿意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吗?
(师指导排练,学生自愿结合)
师:关键是理解了课文内容就好,台词不必非按照书上的来,用自己的话也很好。
(其中一组上台表演,头戴“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头饰加以区分,学生的表演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神情表演到位,赢得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的掌声。)
【反思:学生通过表演,深入体会了人物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感悟寓言讲述的道理,并能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而且,学生表达时语言流畅,表演时入情入境,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而这一切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的。】

课后反思:
从“文以载道”到“文道合一”
三月份,是本学期的“听课月”,学校教导处安排了三节语文观摩课,其中亦有我一节。对于这样的活动,我是大力支持并赞赏的,于是,欣欣然接受了任务。123
按照我个人的教学进度,应该讲第五单元《陶罐和铁罐》这一课。关于这一点,我不得不解答大家的疑惑——为什么开学初,授课内容是第五单元呢?从拿到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起,我先对整册书的六个单元内容进行了了解与反思。我认为每年这个时节,每册书第一板块都是感受春天之美的文章,而北方的春天来得比较晚,文章中描写的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在正月十六开学时,根本看不见。现实的自然景物与文章脱节,便不能入情入境,一个月之后,春光一片大好,与其现在靠着幻想,说着空话,让孩子们感悟春天之美,不如待到春花烂漫时,再来讲这一单元。然后,我再三衡量其他版块之间的联系,决定先讲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的五篇文章,有诗歌、散文、小品文、寓言、课本剧。可谓是体裁多样,但是不管是那种体裁,都是小故事中包含大智慧、大道理的文章。
对说理性文章的理解,以一篇《爱莲说》流传千古的周敦颐曾有最贴切不过的说法,他说:“文所以载道也”。词句便是“文以载道”的出处。载,装载,引申为阐明之意也,理,自然是道理的意思。文以载道就是说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陶罐与铁罐》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的课堂实录已经整理,如上述,在实录中也夹杂了课中的反思,课中反思多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关于这堂课的描述,故暂不赘述,只说讲完这堂课后的感觉,头重脚轻,腹大空空。却一时也不知这根底浅在哪里?
在评课教研时,张国重校长提出了“文道合一”的概念。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文道合一”乃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前提。在《陶罐和铁罐》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一读二演”的流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师生的互动也体现了平等对话,但何为“语思统一”呢?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统一,在这一点上,我的语言训练可谓是实在,但思维训练又体现在哪里呢?
说理文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思辨”,也就是学生的思维,虽然在课前反思中,提出了“语思统一”的原则,但显然在教学中,只完成了语言的训练,而思维训练并没有达到统一。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文以载道”了,但学生对“文”的理解和对“道”的领悟,并没有合一,和张校长说的“文道合一”目标尚差一半火候,更别提怎样才能“知行合一”了。
想通了从“文以载道”到“文道合一”的道理,我在第二课时又安排了“三改四编”的教学流程。“三改”是改编课文。假设骄傲的是陶罐,文章怎么改?这一环节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明白不管是陶罐和铁罐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学生在进行理性思考的同时,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这一环节难度高,我采用了集体改编创作的方法。“四编”是为了达到“语思统一”,找准学生读写的结合点,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写”的锻炼,即创编同类寓言故事,为了降低难度,提高目标,可设定一些题目,例如梅花与雪花、小羊与长颈鹿、铅笔与钢笔、黑猫与白猫等。
第二课时教学完,方觉得这才不算辜负“文以载道”的苦心,和“文道合一”的用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3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