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香港的相关资料袋,本文从课题就能给人以悬念。“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要理解文本内容,只要弄清这问题就行了。本课本来就是阅读课文,于是在处理本课的重点除了弄清这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感悟写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表达描写对象,其次抓住文中四字词语。
我采用了前面《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教学手段,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把“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串联起来。本单元的习作是在口语交际基础上完成的,内容是写一写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让学生出示自己的所搜集到有关香港方面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结合阅读本课后,以“导游员”的方式简介或复述课文内容提要。比如、大家好,我是导游员xx,我现在向大家介绍的是 “香港、璀璨的明珠”当你听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香港为什么时候被称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呢?”……这下激发了学生兴趣,争着说。有个男孩儿说的很好,他说:“香港被人们称为璀璨的明珠,这是因为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有世界各地来此做买卖的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香港,人们还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香港也是一个旅游胜地,其中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香港的夜景也格外迷人……”又一女孩儿说:“香港也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让人们……所以香港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借此,我帮学生拓宽内容提要:北京、西沙群岛、小兴安岭、自已的家乡某一景点,某一特产……在说的基础上,拟好题目,动笔写一写。提示学生,无论写什么地方,都离不开观察,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和自然景观。可以按时间、空间、位置顺序,人文景观可以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来写,要重点刻画。(广播在通知下周四要开展感恩节活动,我只好停止习作落实,弄了个表面,新课也就这么点到为止。)下午就单元测试,也就是未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从学生考试情况,基础部分是过关的,这说明在平时阅读中重难点是抓住的,阅读也不错。作文出了些问题,本单元试题作文是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要求按一定顺序来写,学生习作都能写,也有话可说,但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就写了在某一地方干了什么事,重点记事了,可又缺乏记事的要求。于是我在讲评测试习作时,再次反回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感悟本文的写法,感受文中作者妙笔。
首先要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表达描写的对象是本文的写作思想。
我重点点拨了,本文作者为了介绍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能够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地观察,并把它具体地表达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总体地介绍了香港的理位置及它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等多方面展开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特征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香港这颗明珠的璀璨,耀眼,再次出示作者的妙笔的思想,“观察有序”“写要抓重点”。(在观察或游览的过程中,一定会看到很多,但不能全部记下来,选择最有代表性或最吸引自己的景点或某一物品,重点部分要详写。)为了弥补自己教学中的疏忽,打算把学生带出教室选择一个景点,去亲临指导,让学生带好笔记,记下观察的所见,所闻、所想,学生习作待后……1234
通过自己教学中的弥补,无论学生掌握怎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平衡多了。上完本课,我想到了有位博友的一篇文章“教不来数学,教语文去”虽然这样的观点没道理,但我也在想,语文真像“开沟挖渠”哪里都可动锄,教语文就是有趣,还真不像环环相扣的数学,什么时候弥补都不晚,它就像生活中的“万能钥匙”,总能给你开启一扇新的大门。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是三上年级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这一组课文,都是在介绍祖国东西南北,迷人的景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作为本单元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有它的特殊性。这篇课文,咋一看词语丰富星光闪烁,条理清楚脉络清晰。然而在细读之后你会发现,四字词语多,但是理解却不难,例如:应有尽有,一应俱全,琳琅满目,五洲四海等,反而是一些"海岸线"、"贸易中心"、"位于"、"亚太地区"、"东南亚"等词语,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些障碍。课文第一小节总起全文,第二小节介绍香港是万国市场,第三小节介绍香港是美食天堂,四五小节合起来介绍香港是个旅游胜地。最后一个小节感叹香港的璀璨。二三小节貌似短小,但是写作是精妙的,在写旅游胜地的时候,作者举例了海洋公园,作者选取了小动物表演的场面,动物表演生动调皮,理解不费力气,而在写夜景的时候,作者采用的写法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不谋而合,这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理解和朗读的难点。于是我想把教学重点定到写作精妙的二三小节。
我们都知道中年级的教学总目标是,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略读课文,没有写字的需要,却有更多实践教学的天地。让学生试着在略读课文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为我这堂课的追求。
一、读题,检查预习效果
首先以展示中年级的预习入手。交流预习,同时以璀璨为例,告诉孩子可以猜形声字的意思,帮助理解。随即对课文的朗读流利程度进行了检查,其中检查的第一小节,选择第一小节也旨在能够在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地图和教师同学的互动理解海岸线的意思,理解所谓南端。这句"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不属于三年级学生表达的惯用方式,可以借助地图让孩子们点一点海岸线,然后说说香港在哪里。
二、初读为的是理脉络,练概括
初读后理出三个关键词语,是非常难的。其实班级里估计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找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的总体目标。而三年级正是训练这项能力的起步阶段。根据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设计将课文读成三个词,其中将第一小节超前学习,并聚焦到2到5自然段,提醒默读思考划词,这些合计都是为了给概括降低难度。最后讲词语读成一个句子,点名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更多地体现了教师的扶,但是也不乏学生的学。
三、细读,为读厚读深读透课文
想在这个逐节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写作方法。第二小节,由谈体会,到领悟到原来是关键词语让人体会到句子乃至段落的精妙。由扶到放,同样教学第三小节美食天堂。在教学万国市场时体会国家多,商人多,商品多。尤其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和"价廉物美"的比较中,体会作者用词的教妙。而在教学美食天堂的时候,抓住的是"一应俱全"和"大饱口福"。海洋公园段落的教学完全借助孩子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朗读,去体会去演绎海洋公园里动物的调皮和活泼。课堂应该是动的也是静的。在教学夜景段落之前,故意营造静谧的气氛,来感受香港的夜。在教学香港夜景时,主要通过自读,指读,齐读,诗化读,热热闹闹地读,静静地读,来感受香港夜景的美。作为似曾相识的段落,不得不提一下的是作者总分的写法,因此在安排积累的时候,告诉孩子背诵的窍门也就是理清段落的脉络。孩子已有的基础加上分行段落的出示,孩子们较容易理清课文的层次,从而在短时间内积累背诵。1234
四、总结提升,激发情感
谈感受,说想法。总结全文,激发对中国香港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将“读”进行到底
    回顾《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的教学,我想用一句话作结——将 “读”进行到底。也许,这句话不能客观而理性地反映这节课的师生学习活动情况,但指向了我力求和学生一起达到的一种语文学习境界。
【理念先行——以读为本】
    任何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是在相关的教学理念支撑下做出的。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六个自然段,描写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介绍了香港的美丽与繁华,赞美了祖国南海之滨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课文内容浅显,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使人很自然地将目光关注于其清晰的层次和优美的语言。
    在对文本进行了如上的分析和了解后,我决定将教学的切入点定在“读”上,确定了“以读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自读、品读、解读的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从感知、品味到内化、升华,从而在读中生成自我阅读体验,体会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情感共鸣;在读中习得读书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实践展开——在读中行进】
    课结束了,思考没有停止。自我感觉,在以下几处或有所得。
一、三次读书的递进——层次递读
    课堂时间宝贵,要提高读的质效,每次读一定要有目标的清晰指向性和层次的渐进深入性。
    本节课学习中展开了三次读——
    第一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意在训练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读音。
    第二次: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同学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香港的?画出每段中最具有概括性的词语”。目的是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理清叙述顺序,抓住关键词语,感知课文重点内容。
    第三次:品读课文,选出你最喜爱的一段描写,画出你喜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交流。这是在前两次读书已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既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涵咏。
    这样,三次读书,三种不同的层次,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细研,从读通读顺到感情诵读,层层递进,充分感受文本的语言材质和内涵温度。
二、从细微处入手——细节品读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
    潜心会文,敏锐地捕捉文本中富有意蕴的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品味,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动全身,在对这一词一句的吟诵涵咏中深入文本内核,激发情感共鸣。如本课教学中我在“旅游胜地”一段中“有时还会喷你一身水呢”一句的引导品味,“灯的海洋”一段中“热情欢迎”一词的反复诵读指导,咬定一点不放松,一定要读出味儿来,便体现了这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语言学习特点。1234
三、润物细无声——习得读法
    “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培根)
    老师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堂学习中应如春风化雨般地悄然而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评议中不动声色的习得,在灵活新颖、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不着痕迹的习得。
    在理清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是具体描写香港之后,引导学生画出每段中最有概括性的词语,就是在教给学生抓关键词的概括阅读方法;在品读“万国市场”一段,启发学生换一种身份,以爱购物的妈妈心理来朗读,其实是“角色迁移”读法的渗透;在品读“海豚和海狮表演”一处,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自己在海洋公园亲眼看见的表演情景,这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想象朗读”的方法。
四、打开读的天空——延伸拓读
    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扇窗,推开它,打开的将是更广阔的读的天空。
    在最后的学习环节“送给香港一句话”中,当学生诵读自己送给香港的一句话之后,我也出示并深情吟诵了自写的一句话,确切来说是一首小诗:
    每一个龙的传人,
    请记住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
    那一刻, 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香港高高升起;
    那一刻, 洗去了蒙在“东方之珠”上150年的灰尘, 使香港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那一刻,使人多了一份憧憬,关于祖国东海中一座宝岛的憧憬……
    于是,一份“憧憬”,将学生的目光由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延伸到东海中的一座宝岛;一个疑问“老师的憧憬是什么”,将学生的思绪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一句叮咛“不要急着回答,给你时间,让读书帮助你思考”,由课内到课外,打开了又一片读的天空。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18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