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及背后付出的劳动。
3.学生能初步运用“图文对照法”来自学课文,并能较简洁、正确地复述课文大意。
4.在自主浏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和理解课文内容后,仔细观察画面。
【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课件和网页,与名画尺寸一致的卷纸,不到一寸大小的黄豆或纸,收集名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2再出示《清明上河图》引出课题。
3 出示一幅(   )的画,补充课题,运用替换词语方法理解“名扬中外”的含义。
二、结合预习,初读课文
1.借助网页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理解词语。
2.结合课前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3.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在预习中就把课文的第一段内容学懂了。
4.齐读课文第一段 。
三、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 出示《清明上河图》视频,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 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 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四、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 默读2—5段,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 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3 交流感悟,随机处理。
(1)读第2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很了不起。
(2)读第3段,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段,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4 齐读第五段,说感想,激发感情。
5 教师出示赞歌与生交流。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中华文化真叫绝!
五、拓展阅读,加深印象
阅读前,明确要求:1、训练默读的速度。一分钟300字
2、带着问题去默读文章。
3、先默读老师要求的必读文章,有时间的话选读其他文章,如《脸谱》、《卢沟桥的狮子》、《中国结》等。12
六、作业:
            图文对照,写作文
1.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个部分,把它描写出来。
2.也可以根据某一处画面,编个小故事。 (两题任选一题做)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街市 情景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0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