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孔子拜师教案_17孔子拜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纳闷、渊博、止境”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3.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能借助课后资料全面地了解孔子,积累孔子名句
教学重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孔子像;2.相关重点词语;3.重点语句;4.孔子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揭题质疑。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
2.媒体出示孔子像。师: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师简介古人姓名,相机识字“丘、仲”。)孔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古时候,人们把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为“子”。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基石;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呢?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板书:孔子拜师)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渊博
日夜兼程 远近闻名不离左右。(注意读准字音,发现词语特点)。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指导扩充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书写、作业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指导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研读感悟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引导:那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呢?课文中哪一段写到了?指读第一自然段。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渊博”怎么理解?引导查字典(知识深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联系上文“远近闻名”,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谦虚好学)
2.指导感情朗读。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那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课文中哪一段写到了?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读(师相机停顿,以这一句主要在写什么提问,并基本框定本段结构:孔子赶路——拜见老子)
3.师小结:这一段先写空子赶路,再写拜见老子。
4.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这部分内容,看谁读得最能表现当时他们相见的情景。
5.随机解决“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纳闷”“迎候”等词语理解。(“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可查字典,“纳闷”可联系上下文,“迎候”与后面“等候”比较,体会老子的学者风范。“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说理解)师相机板书。12
6.演读这一段,师将对话分行出示: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7.同桌之间试着来讲这个故事。
(一)品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学无止境,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继续看孔子拜师后是怎么做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左右”在这里指(身边)。“随时请教”又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坚持不懈)“毫无保留”(一点儿也不保留。)
2.感情读好这两句。
3.孔子和老子到底给人们留下了怎样的品行呢?请你任选一个,以“我眼中的孔子(老子)”为题写一段人物评价。
拓展、积累
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
1.积累孔子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2.运用。(师说大概意思,生背对应句子。)
  3.从《孔子拜师》这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不怕辛苦、永不满足的孔子,也从孔子身上学习到很多。课后的“资料袋”还有关于孔子的不少介绍,我们可以再去读读,我们会了解更多,学到更多。
4.总结: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今天我为大家打开的是一扇门,透过教材这扇门你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相关作业。2.回家跟父母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0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