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案_我不能失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新课程人教版语文第五册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1、指名检查生字。  
2、讨论疏解:
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着表示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123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后反思: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后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先采取宏观上的导,再引领学生进行微观上的读。比如学生通过对课题的质疑理解“失信”,分解出文中的时间、人物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共同咀嚼“庆龄很想去伯伯家”的句子使学生走入他人的情感,从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读。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形式,不仅有文本思想的讨论,又有不同角色的合作朗读,最后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与品评,让学生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权衡阅读技巧与理解。

然而本次备案的最大不足在于仅仅有了意识上的准备,而忽视了学生实际上的拥有。文章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部分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即让学生通过合作来领会。然而三年级的学生或者说我所教授的对象在这种形式上缺乏长此以往的组内合作的训练,在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实际意义上的偏离,多数学生在进行的只是四人间的不紧不慢的玩笑,以至于在反馈时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去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显得有些单薄。而在后来的品评环节学生都持了一种看客的心态。因此这个环节的失败也让我意识到长期以来我所忽视掉的生生合作这一块以及在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学生已经有了小组合作的意识,当务之急还要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任务上的紧迫感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朗读指导上艺术性不够。比如在指导读“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这一句时,我仅仅注重该句的字词的理解,所以学生在前后的读的效果上差异不大,而这时如果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如果你是庆龄,伯伯家的那只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吗?”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已身体力行,他们也开始“垂涎”起那只鸽子,读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已经加上了自己的情感。

 123

县教研室教学调研有感

工作两年了,对于教学始终还是有种紧迫感。

开课更然。

这种状态不能说是没有好处,选材、组织、备课、反馈、反思……,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会使你不自觉地处在积极、兴奋当中。这时的我有时是思维阔而不深,经常忽视很多深度上的东西。而这次的教学调研又为我新添了一项,即详评,这于我有如雪中送炭。肖老师的点评就是这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备案到反馈,步步是招,豁然开朗。

就朗读指导这一块来说,本文我主要贯穿在第一段的理解重点词句的读和2-9段的小组合作自悟自读上。然而肖老师建议我在指导学生读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如果你是庆龄,伯伯家的那只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吗?” 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另外,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另外,在小组合作时由于时间上的局限学生到最后只是为了读而读,为了合作而合作。这样的朗读效果必然只是流水似的,淡然无味。因此,肖老师建议我抓住2-9段的重要段落,即3、6、8段庆龄犹豫、拒绝、解释这三段重点逻辑段落让学生理解后再进行合作朗读,这样不至于面面俱到,而无果而终了。

当然,有效的朗读指导还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作用,这样学生就“有法可依”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还需要结合反复的、多种形式的训练;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等等……

 这只是点评中的一点,已让我受益非浅。我的书面上的反思远远不及我的观念中的反思,教师的成长其实就是这样,面对知识与技巧,不断汲取,不断加工,再汲取,再加工,但永远没有漫溢的一天。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75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