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一等奖】《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读出画面中蕴藏的情感,了解“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唤醒儿童对自然的亲密感,并引导儿童用心观察自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一个美丽的名字——蒲公英。
了解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图。
读课题,念一念作者的姓名。
二、整体感知,读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1、学生展示朗读,一人读一小节。
2、作家普里什文说过这样一句话——
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文字画了一些什么呢?自己再读读,然后跟你的同桌聊一聊,请看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说一说,这幅画上画了一些什么?想一想文中的哪几小节写了这幅画。给这幅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取出的画面名称。
三、读活画面,体会画面中的情感。
好玩的花
1、刚才我们在文字中找出了画面,现在我们要读好这些画面。邵老师有个建议,要想把画面读得活灵活现,就要先找出藏在画里面的心思和情感。
这是题为“玩蒲公英”的画,自己在心里读一读,体会体会。
2、这里所说的“蒲公英盛开”其实指的是——
3、这画里面藏着“我”和哥哥的哪些想法呢?我们来看一看哥俩玩蒲公英的情景。
指导朗读。
4、此时,文中的我对蒲公英的印象如何?(板书 随便玩玩)一个小孩子很轻松的口气,女生一起读一读。
好看的花
1、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草地上第一个开花的就是蒲公英。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2、这画面中藏着“我”怎样的情感呢?(喜欢 赞美)把这样的喜欢、赞美读出来。
3、这就是窗前的那一片草地。出示。
刚才有同学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样的金色,这样的亮黄,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满眼都是,是一大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看到这满眼的金色,普里什文会说——谢廖沙会说——谁见了都会说——
会变的花
1、出示第5小节的第一部分,谁来读一读。
“我”发现了什么?(草地的颜色是会变化的) 当时的我,会是怎样的心情?(惊奇 好奇)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
2、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呢?出示第5小节的后部分。你来读。在这里,普里什文用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3、出示图片,现在你们知道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了吧。看着图谁来说一说。
4、引导发现其中的变化,勾画变化的过程图。
4、出示变化过程图,引读。
5、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遇到红色的字体加上我们的手掌动作。
6、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出示图片,了解向日葵、晚饭花的变化,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写一写他的变化,最好能用上一个可爱的比喻,把它跟我们小孩子联系起来。
7、文中的“我”发现草地会变色的秘密后,从那天起,蒲公英就成了他最感兴趣的一种花儿。(板书 最感兴趣)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8、现在请大家再来看一看整篇文章,把这几幅图串联起来的一条线是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感悟文字背后的眼神。
1、透过《金色的草地》,你看到了普里什文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讲述:普里什文的故事。
2、出示:普里什文说:“我笔写出来的是大自然,而心中想着的却是人。”12

为什么选这篇《金色的草地》?
前一段时间,我读普里什文的作品,觉得这个人的语言很特别,干净,透亮,我喜欢一切干净的文字。于是,就找他的《孩子们和野鸭子》这本书来读,看到《金色的草地》,读到最后一句:从那天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感兴趣的一种花儿,因为它们跟我们孩子一同睡觉,一同起来。发现这样的句子简单,却有意味,他是超出了一般的拟人的手法的,有的作品看起来是把花草当作人来写,骨子里却是一种矫情,是一些小情怀。而普里什文的作品,能够让你听到大地的心跳。在他的眼里,一片树叶,一朵雪花,一只小鸟,跟我们人一样具备生命的神奇。
在普里什文的笔下,大自然的日历就是他的心灵日历。他曾说,他的写作就是要为后人留下一份关于心灵的遗嘱。于是,我希望能将普里什文带到孩子们面前,让他的文字给孩子的心灵供氧,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份心灵的嘱托。
这节课,我预想的目标是:
1、让孩子把文字读成画面,并且揣摩画面中的情感,从而把画面读活,读好,读出味道。
在普里什文的一篇随笔《猎取幸福》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我天生不是一位文学家,而是一位风景画家。”在课堂上,对于他的这段话,我也有呈现。由此,我想到关于写景散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构建画面的能力。
另外,有人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散文贵在“有我”,有作者的情感在里面。比起小说,散文更是一种真实的记叙。想起三毛生前写给贾平凹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昨日翻看您的“自选集”,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想退的感觉。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三毛
三毛的这段话,我读了,就一直记在心里。我觉得什么“形散神聚”并不能概括散文的特点,散文最本质的东西是它的真诚性。有了真诚,散文才能打动读者。所以,我决定这节课就带领孩子读出画面,读出画面中的情感。让孩子在课堂中感觉到:心中有情眼中才有景。
2、唤醒孩子对自然的亲密感。在当今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当孩子的心灵被更多的灰色的钢筋水泥所遮挡的时候,我希望孩子能将这份金黄这份灿烂收藏在内心。希望这样的乐趣和浪漫不要从童年生活中消失。我更希望他们今天这节课后,再次面对一朵花、一棵树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5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