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第一课时|《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这种总、分、总的叙述方式不仅体现在全篇文章中,还体现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突出特点。第一课时重在感知西沙群岛的富饶,并通过学习描写鱼的自然段了解总分总的段式结构,同时学着写一写。
  二、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
  2、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成群结队”“红缨”等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中的鱼,了解总分总的段式结构。
  4、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学习描写鱼的自然段,感知西沙群岛的富饶。
  教学难点:
    能学习用“总分总”的方式写段落。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曾经去过哪儿?那儿有什么特产呢?今天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出示地图)它在祖国的最南端,叫(板书:西沙群岛)。(同学们知道“岛”吗?四面怀海的陆地称为岛,那么“群岛”呢?群岛就是有许多个岛),对了,西沙群岛就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再完整板书:而且这是一群“富饶的”岛屿。请一起读课题。
2、“富饶”的意思是财富多,物产多。我们来猜一猜富饶的西沙群岛上会有哪些特产呢?
3、下面咱们就一起去富饶的西沙群岛看一看,那儿到底有哪些物产,风景又如何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找一找西沙群岛有哪些特产,数量多吗?
2、老师先检查一下,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生字新词了:富饶、岛屿、山崖、绽开、海参、蠕动、威武、产卵、栖息、鸟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瑰丽无比、各种各样、成群结队、祖祖辈辈
①分行读,重点读准:栖、卵、屿、瑰
   ③齐读词语,注意读清楚、响亮
3、反馈:那读了课文,知道西沙群岛上有哪些特产呢?这么多特产啊,回忆一下,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哪个词语来概括这特产的多呢?(物产丰富)
三、二读课文
1、西沙群岛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接下来就把你喜欢的那种物产或那几种物产再美美地读上几遍吧。并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2、朗读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老师也跟这个同学一样特别喜欢描写鱼的那个自然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吧!老师请三个同学来轮流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句子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朗读
3、交流:
第一句:主要讲了什么?哪个词写出了鱼的多?,它们在干什么呢?哦,它们玩得多快乐啊,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它们的快乐呢?)1234
      第二句:这是一个长句子,写了什么呢?有哪几种鱼呢?找出你最喜欢的那种鱼,反复读一读,要读出喜爱之情哦。
  ① “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喜欢读这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改一改,大家是不是还喜欢呢?
  出示:“有的全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很圆。”(是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就把这种鱼写具体了。还有喜欢其他句子的吗?) 
  ②“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这两种鱼也很美。如果你也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那就更美了。)
  ③指导朗读:同学们今天真能干,能够凭着想象,把一种鱼说得那么好。其实,写文章呀就需要让想象飞起来!有了想象,文章就会多姿多彩。咱们一起带着想象来读一读这句话吧,注意要把你喜欢的那种鱼读美哦。
④你还想象其它鱼的样子吗?使大家听了你的话也能想象出这种鱼的样子。
第三、四句:这两句写了什么呢?(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鱼,一半是水怎样理解?难道真的是一半水一半鱼吗?这是种夸张的写法,写作文时适当地用上夸张,能让文章显得更丰富。那这两句该怎么读呢?)哦,我好象真的看到了……
    4、最后一起齐读整个自然段,注意读出鱼多的感觉。
五、学写总分总的段落
整体回顾这段话,发现开头结尾都在写鱼的多,而中间部分举例写了几种鱼的样子,这是总分总的段落写法,今天我们也来学着写一写。
我会写:
  1、蜗牛真有趣。……多么可爱的蜗牛啊,我真喜欢它。
  2、《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画得真传神啊。……真是栩栩如生,神态万千。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示例4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海岛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15 个生字,理解富饶,岛屿,瑰丽,绽开,蠕动,庞大,海防前哨,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岛的美丽富饶.
2.熟悉和巩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思路:
在讲解课文时以"西沙群岛的位置,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西沙群岛的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三大部分来理解.每个自然段要抓住主要事物,引导学生读书,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要注意:
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理解"海防前哨","南大门"的意思,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2)课文中的海产品,联系课文内容加以了解就行,不必过多的展开.
(3)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各是围绕什么写的.有哪些重点词语,学习课文怎样用词造句的.
(4)新教材将"瑰丽无比"后原来的逗号改为冒号,更恰当,教学中要适当渗透冒号的学习.
教学用具:
中国地图,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不懂得的词语和生字.
2.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纠正字词读音,了解课文大意.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1234
3.结合板书,重点指导.读准"富饶,前哨(shào),瑰(guī)丽,山崖(yá),峡(xiá)谷,珊(shān)瑚,绽(zhào)开,海参(shēn),蠕(rú)动,丛(cóng)中,一簇(cù),庞(páng)大,栖(qī)息"的字音,并预习其他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预习理解生字"富,饶,防,哨,丰,划,刺,拣,趣,积,料,义,业,必,将"的意思,读准字音.
二 指导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出示卡片)将来,富饶,威武,茂密,海防前哨,划来划去,肥料,守卫,建设,物产丰富,五光十色,花丛,挑拣.
三 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标自然段,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初步理解)如:富饶,岛屿,瑰丽,绽开,蠕动,庞大,五光十色.
四 作业.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在南海的海南岛东南部,有一群岛屿,这就是西沙群岛,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看那里的风景和物产.
1.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每一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每个自然段说明的事物.
二 讲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
1.按三大部分(第1 自然段,第2—6 自然段,第7 自然段)读课文,总体了解文章的结构.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分别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西沙群岛的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这是全文内容的总说明)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这四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①学习第二自然段.
a.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理解"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多)"瑰丽"(非常美丽)
b."瑰丽无比"后面有一个冒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用逗号好不好
c.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这两句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先讲的结果,后讲的原因,是因果关系)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a.思考:西沙群岛一带海底有些什么 (用铅笔画出来)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 (海底的鱼)
b.自读第四自然段,一共有几句 可以分为几层 每一层的意思是什么 (先讲鱼多,然后讲鱼的品种,最后讲鱼多的程度)
理解有关的词句:"成群结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体会作者是如何用词造句的.
c.这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 (总分总的关系)
d.按总分总的顺序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句子间的关系.
e.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③学习第五自然段.
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什么 (贝壳,海鱼)重点介绍了什么 (海龟)(抓住"千奇百怪,庞大,四脚朝天"等词语,理解本段内容).
④学习第六自然段.
a.默读思考:一共有几句话 围绕什么来写的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体会这一自然段几句话的思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c.指导朗读(体会句子之间的联系)
(3)分别朗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体会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都是围绕着一个事物来写的.
(4)学习第七自然段.
①理解第一句话: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因为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岛上的军民守卫着西沙群岛,不让敌人侵犯,保卫着祖国的安全.)1234
②分别读第七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体会第七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是相呼应的.
③指导朗读.
3.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板书小结:了解课文思路(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来叙述的)
三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划:画出生字新词及易错字.
2.查:查字典有重点地理解有关的字义.
3.讲:学生以小组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字的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饶:注意右边的"尧"这部分右上边没有一点.刺:左边""和"束"区别.
拣:右边第三笔是横折钩"".
三 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重点指导训练2,3 题.
读练习第2 题的句子,加深理解.
(1)弄懂加点部分的意思.
(2)体会加点部分在各句中的意思.
(3)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西沙群岛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西沙群岛是祖国的"南大门"
(4)这三个句子分别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分析)
指导学生读一读练习
3 的词语,理解词义,再指导书写.
四 布置作业:
1.写生字词,练习用"富饶"造句.
2.有感情地读课文,熟背课文第四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50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