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是一种什么颜色|“翠”是一种什么颜色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6-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近日,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翠鸟》一课,觉得他在引导学生理解“翠”字时的做法,颇有一些新意,现整理如下:

师:“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觉得“翠”是绿色的意思,因为课文中告诉我们翠鸟穿着“浅绿色的外衣”。
师:能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说明你很会学习。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因为以学过的一篇文章《家乡的秋白梨》中有一句话:“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而叶子是绿色的。
师:不错,这位同学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不简单。
生3:我觉得这里的“翠”字还应该带有一点“青”的色彩,因为课文中说翠鸟有一条“橄榄色的头巾”,我看到过新鲜的橄榄,它是一种绿色。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说明你是一个很会动脑子的小朋友。
生4:我觉得这里的“翠”还应该给人绿色中带点白的感觉,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远远看去翠鸟会闪着白光。
生5:“翠”还给人一种很可爱、很亲切、很温柔的感觉。
师:你们的感受与众不同,但是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感觉到翠鸟更美丽、更可爱了。其实,我也觉得“翠鸟”的“翠”字不单单是指绿色,还使人有多种不同的感觉,至于是怎样感觉,我想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只能靠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了。
……

这个教学片断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思考。本人以为它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理解字义应是学生在开放中自主求知的行为。
“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你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这是我们在教《翠鸟》一课时经常采取的一问,它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一教学原则,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给学生的理解参照面却只有一个,有限制学生思维之嫌,而且是有于现代教育“注重开放、承认差异、关注个体发展”的要求的。于老师的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就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中解放出来,更具体地说是书本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将学生引向了一个更为宽阔、更为开放的空间之中。在教师的激励之下,有的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有的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理解……以上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利用,是完全体现体特征的自主求知过程。
2.感受也是一种理解。
于老师最后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观点之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这只能靠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了。”的确,中国汉字在很多时候并不一需要言表,它是一种境界,需要去感受。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的那样: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感;见“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份弥足珍贵的独特感悟,因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于老师的话不正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吗? 
◆[2004-05-0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586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