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6、最后的姿势 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3、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
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
2、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
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坍塌 塌陷 尘埃
(2)震撼诠释 生死攸关
(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爱与责任
词语解释见教参57页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
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六、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根据找到的信息板书:横着写普通、爱与责任竖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12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4、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后说服力)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课后3(教参56页)
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的第2、3题,记住答案的要点。
2、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
3、学有余力的同学搜集地震中的其他小故事,互相交流。
4、用收集到的资料办专题小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13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