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_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2.是领悟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1. 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2. 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1. 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②“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1. 师: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2. 学生练习书写。学生练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2. 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廖礼勇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第十课《“妙极了”与“糟透了”》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是怎样评价的,思考为什么有这两种相反的评价,体会这两种不同评价对儿子的巨大影响。3. 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描写儿子如何看待批评与赞扬的句子,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教学难点是体会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赞扬和批评。12345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1. 学生读课题,然后说说读后的发现或想法。
2. 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 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回到作者的童年。
  2. 指名读课文第1~14段,然后集体评议,并在评议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和渗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请学生用两个词分别概括当巴德听了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之后的心情,并说明理由。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并相机指导朗读。
  4. 讨论:如果你是巴德的父母,你会选择哪种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1. 老师描述第15段的内容,过渡到第16~17段的学习。
  2. 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写成年后的巴德回顾当年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时的心情,请速读课文第16和17段,找出这个词。老师板书“庆幸”。
  3. 看到这个词,爱动脑筋的你会提出哪些问题来深入理解课文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庆幸是什么意思?巴德庆幸什么?为什么会感到庆幸?
  4. 学生各自默读第16~17段,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并在书上作旁批。学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5. 老师组织全班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老师在组织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进行深入理解;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1. 学了课文之后,你对赞扬和批评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对赞扬和批评你的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 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可以模仿书上的句子写,也可以自己写。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廖礼勇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第十一课《在急流中》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重点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1. 展示课题。
  2. 说说你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3. 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 借助文中的注音与工具书读准字音。
  2. 了解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准备质疑。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1. 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是通过哪些段落了解到的?
  2. 全班齐读第3~6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12345
  3. 指名读描写小筏子在前方时的段落,说说你认为那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反复朗读,积累语言,体会表达的感情。   4. 生默读第4段,思考:当小筏子到了大船跟前时作者看到了什么?(重点理解: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襁褓中的孩子正在酣睡)联系前一段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5. 看到这一切,作者也有他的想法。齐读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示。思考作者受到的启示与他看到的感人画面有什么联系。
  6. 同桌共同归纳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全班交流。
  7. 文章重点是写事,为什么第1、2段用了不少的篇幅在描写景物呢?
  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学生再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话。希望它就像作者心目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着大家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廖礼勇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把耳朵叫醒》

教学目标1. 借助词典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2. 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沃尔特·迪斯尼获取创作灵感过程的关键语句,了解“米老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沃尔特·迪斯尼获取创作灵感过程的关键语句,了解“米老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1. 展示课题《把耳朵叫醒》。
  2.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2. 讨论,说说课文的大意。
  3. 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请生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非常努力,但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
  (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
  “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的。
  (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12345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
  瞧!倾听使年轻画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爱。
  (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知道,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呢?
  (7)读课文的后两段,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

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再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另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廖礼勇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积累运用(三)1

教学目标1. 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
2. 能主动地积累《声律启蒙》中的对偶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格律美

教学重点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学习了第三单元中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与运用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 有感情地朗读温故知新中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2.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感受句子的节奏、声律美。3. 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集体讨论: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一、温故知新
  1.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 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句子,深入体会句子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3. 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海拾贝
  1. 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
  2. 在字数等方面感受对偶的规律,感受句子的节奏、声律美,鼓励学生积累。
  3. 教师介绍《声律启蒙》,展示这本书中的其他对偶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三、互动平台
  1. 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2. 集体讨论: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3. 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忆总结《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勾画并再读老师的话:“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多留意、细思考,就不会为习作时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结合平时的写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学生做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学生做题12345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中所学的内容。学生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积累运用(三)2

教学目标(1)能围绕中心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有条理地讲述理由。(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语文明。(3)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交流商讨。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有条理地讲述理由。

教学难点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交流商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①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口语交际中的应聘故事。②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应该录取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应该录取谁?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1.合作学习,辩论交流①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②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观点相同的同学,丰富自己的认识。2.集体学习,开展辩论。①以“召开董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论兴趣。②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方,双方辩论。要求: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有自己的观点,辩驳有理有据,用语文明。③看看谁的支持者比较多。学生推举出的“董事长”进行总结,老师根据学情以“人力资源部顾问”的身份进行总结,总结时以幽默的语言肯定学生在辩论中的突发表现,指出不足之处。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辩论的态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对辩论双方都要有客观的评价。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回答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请学生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余同学有不同意见,举手补充。学生说,听,评,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老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提示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飞龙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主 备 人廖礼勇

使 用 人

教学内容积累运用(三)3

教学目标留心观察身边的凡人小事,体会蕴涵的真情,写一篇记叙文。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将作文写通顺,写具体。

教学难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情景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在发生一些事,这些事有大有小,对它们,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将这些小事选一件写出来。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身边最感人的真实故事。2、对这件事,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学习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精讲点拨1. 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2.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身边最感人的真实故事。3. 由小组推荐学生全班集体交流。4. 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认真听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当堂达标完成作文草稿,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学生作文,并修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提升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办“我身边的事”优秀习作展。大家齐动手,共同办“我身边的事”优秀习作展。

教学反思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76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