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4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9、夹竹桃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xkb1.com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附板书:
             韧性
      17、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20、古诗两首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四、深化古诗,升华情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2、透过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推测或者是说去猜想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或者他对人生的价值看法(据说写这首时他才7岁)(学生自由说说)
   3、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谁呢?(指名说)
   4、这还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学生说说)
   5、师做小结
  五、作业布置
   1、搜集以下一些古诗,读一读背一背(1)「在狱咏蝉」骆宾王(2)梅花王安石(3)青松陈毅(4)竹石郑板桥(5)墨梅王冕
   2、读读“千锤万击”“粉骨碎身”等词语,在到其它的诗句中找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成语。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
     课件出示:王冕资料。指生读
     师: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办一期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小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习作6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第二课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适时评点后,学生誊写作文。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诗歌,引导发现诗中所写的四季的特点。
   (2)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3)学生交流
   (4)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最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说说四季还有哪些特征。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学生仿写夏、秋、冬的句子。
   (3)学生交流、评议。
   (4)鼓励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导入: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并汇总这些成语。
   (4)对上述成语进行分类。
   (5)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指名交流。
   (5)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诵读、齐背、指名背。
  布置作业:
   1、抄写《马诗》。
   2、仿写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句子。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
   (2)引导读贴: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细心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凋落、装点、幽香、旺盛”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对话,是今天人们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交流感情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同学们参与社会、了解生活的桥梁。(板书课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交流准备的对话主题、内容。
   (2)要求学生对话时适时提出问题,注意沟通技巧,会用礼貌用语,明确自己的对话身份。
  3、练习。
   (1)分组练习
   (2)推荐一组上台练习对话。
  4、反馈
    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布置作业:
    习字册描红、临写练习。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出示范字,明确本次学写“司、氧”。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示范、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巡视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司、氧”的写法。(注意每个笔画的写法和力度,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
   (2)指出不足,及时纠正。
  布置作业
    完成毛笔字习字册的相关内容。

21、莫泊桑拜师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5、小结延伸。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五、述说感受
    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整理自己的感受。

22、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出示作者的照片)这就是热爱生活、渴望激情的苏叔阳。他在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
出示:(师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师引入: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三十年都难以忘怀呢?还有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深入文字的内部去寻找答案。还记得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学生回顾并板书)
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4、这三件事中都有感人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是读者感悟人物的抓手,更是我们解开谜团的钥匙。这节课我们就去学会抓住这些感人的细节描写,品味人物,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4~9自然段,刘老师的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画出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一位怎样的老师?适当地作一些批注。
(一)笑谈腿疾
1、以故事的方式谈自己的腿疾,而且是笑谈(板书“笑”)这“笑”字的背后你们体会到一位怎样的老师?
刘老师虽然肢体残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残疾,是那样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板书:乐观)
你能学者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吗?(试读、指读)
3、看看同学们听完故事的反应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注意这些红色的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2)体会“泛”的准确性,通过与“冒出”“涌出”等对比感悟,感受“慢慢产生”的复杂情感。
(3)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是细节描写,能读好吗?(指名读,并及时评价)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作者。(板书:尊重)所以作者说——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二)转写板书
1、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这段话中连续两次用到了同一个字,是——“转”字,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从这儿你有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敬业精神)
2、如果你是调皮的学生,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聪明的学生,你又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学生的家长,你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3、指导读好这段话。
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谁来读一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还有谁读?
一个年过半百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那一次次的旋转已经成为孩子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学生齐读
从中你还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板书:坚强)
4、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作者。(板书:激动)
5、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放飞风筝
1、师:这一切都另作者难以忘怀,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放风筝的情景,用心读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交流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批注并及时通过朗读表现。适时点拨: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热爱生活的老师
——童心未泯的老师
——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充满活力的老师
你觉得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么?(还是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
这一切怎能不令年幼的我——感动呢?(板书:感动)
3、整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做风筝)
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
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4、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2、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中你们听出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哪些情感?(板书:思念)
3、是的,这思念是一种牵挂,是一种爱,更是一首无韵的诗歌——
(以诗歌的形式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齐读
4、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风筝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风景。虽然作者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的挫折,甚至在“文革”期间受到了非人的迫害,被关进了牛棚,有很多的人都以近乎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作者不会,因为他的世界里永远有那些数不清的风筝。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将永远飘飞于作者的世界里。再读“他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1、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可刘老师又在哪里呢?
(出示)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
2、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好吗?
刘老师呀,思念您          
                                                            
3、学生读并及时评价。
板书
                      老师            “我”
                   谈腿疾   乐观          尊敬
理想的风筝  回忆   写板书   坚强          激动
                   放风筝                 感动
            现在                          思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23、孔子游春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
                12、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有志向      真君子
               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24、明天,我们毕业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
    (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
   3、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1、学生思考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年它们左右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
   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
   3、学生板演,评议
   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
     美丽的校园
     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2)还会眷恋什么呢?
     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为什么呢?
     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
     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启发,教师巡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
   (2)欣赏画面,体会校园的美丽。
     引读: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3)校园这样美丽,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想对母校说什么?
     带着对母校的热爱、眷恋之情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录音,欣赏录象
   (2)出示句子
     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出示句子:
    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1)联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3)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也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你有切身的体会吗?
     过渡: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欣赏音乐),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炽热的心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交流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
    总结:明天,我们就要毕业,。我们眷恋美丽可爱的校园,(因为)它是那样诱人;
    我们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我们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让我们同唱一支歌,说声“谢谢,母校”“谢谢,老师”“谢谢,亲爱的同学”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4、5自然段
   2、作者眷恋母校、眷恋老师,想以怎样的行动来报效母校和老师呢/
  二、讲读第三段
   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心愿呢?
   2、出示
    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栋梁”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材、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 明天,我们毕业
       6年的学习生活  学到了  懂得了  更感受到了
         敬爱的老师  是天使  是大树  是海洋
                眷恋

习作7
教学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2、借助习作要求的提示,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景,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4、按照习作要求,给老师写一封信。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个集体中,亲密无间,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都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头,在记忆中显得如此珍贵。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二、讨论回忆
  1、你打算给哪一位老师写信?
  2、在信中,你有哪些话要对老师说?(回忆和老师的交往,老师令你最难忘的事,告诉老师的小秘密,对老师的建议,我的理想等。)
  三、明确要求
  1、复习书信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署名、日期。
  2、提出习作要求:
  (1)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
  (2)要写真实事情,抒发真情实感。
  (3)写完后认真修改。
  四、创设情境
  1、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我……(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2、下课后,老师欢快地和同学们游戏,或埋头批改作业,我……(谈谈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感)
  3、放学后,老师与我促膝谈心,我……(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很多,请学生自己回忆和老师交往中的一两件事,全班再交流,相互启发,选择素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五、组织交流
  1、写出自己和老师交往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2、同学间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补充,提出修改意见。
  六、完成习作
  1、拟写初稿。
  2、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3、评议赏识,表达心声。

练习7
教学要求: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5、写好毛笔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出处在哪,同学们一定会很关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些常使用的语言的出处是哪里。
    (2)学生读第一部分。(重点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教师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5)师生共同给出答案。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读题,并明确这几句话都是孔子的名言。
    (2)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4)指名学生回答。(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5)师生共同评议。
    (6)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回忆:老师说过哪句话对自己最有启发?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生评议。
    (4)拓展。(要求学生在积累名言时注意对意思的理解,并争取知道其出处;多积累,多运用)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和出处。
    (4)同学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成语都是孔子说的,大都出自《论语》)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教学后记:

              第二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名读题,进一不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孔子游春》。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繁简相差教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普照、泗水、翩翩”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训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写字注意做到一气呵成。
   3、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赶题
   “赶”、“题”为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部分“干”、“页”,要稍稍往右一些,以求重心的平衡。“干”、“页”本身要写得紧凑一些。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学和做
教学要求:
   1、回忆自己六年的成长历程,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本反映自己成长的小册子,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本反映自己成长的册子。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资料的习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自己、提升自己,让学习、探究、反思成为激活学生能力、升华能力的快乐体验,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成功经历。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吧!
    还记得六年前迈入小学大门的情景吗?(实物投影,出示照片)
    不觉间,六年的日子就这样流逝,我们长大了昔日的小朋友长成了一个个小姑娘、帅小伙。(实物投影,出示毕业照)现在的我们已成为小学毕业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动手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二、规划板块,整体布局
   1、先想一想:我们的成长册可以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提示: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重点应为学校生活。
   2、这些内容,从大体上可以规划为几个板块?(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板书)
     能给这些板块取个好听的名城吗?(提示:如“难忘瞬间、好书过目、我的名言、收藏展台”等)
  三、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1、搜集所有的能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原始资料,如素质报告书、获奖证书、发表的作品等)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的不同材质,进行复印、拍照、扫描等。
   3、按照板块要求,分类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用信封分类放置。
  四、准备工具,精心制作
   1、准备好胶水、双面贴、水彩笔等,准备制作。
   2、按照步骤精心制作成长册。
     第一步:对资料进行分类、挑选和编辑。
     第二步:自己动手做一个材料夹。
     第三步:细心粘贴,并适当美化。
     第四步:给成长册起一个名字,制作封面、封底。
  五、展览交流,相互评比
   1、开展“我的成长册”评比活动,主要从内容和形式各方面进行评比。
   2、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成长册参评,师生共评,老师颁奖。
   3、将自己制作成长册的过程写下来,可以写“后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74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