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学习本文,能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本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让学生感受议论文表达方式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鸿毛、炊事员”等词语,积累含有“鼎”的四字词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
2.通读课文,理清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初步领悟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要意思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三方面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通过“品评比较”、“感情色彩辨析”、“关联词语的咀嚼” 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通过层层朗读,触摸毛主席“引经据典”、“对比”、“举例”等论述方法,体会感受毛主席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严密,感受主席语言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触摸毛主席“引经据典”、“对比”、“举例”等论述方法,体会感受毛主席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严密,感受主席语言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巡视海空陆三军的视频;张思德的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媒体播放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巡视海空陆三军的场面。“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三军战士们的一句句 “为人民服务”是多么的铿锵有力,多么的震撼人心!
出示: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
苍劲有力的题词就是当年毛泽东号召全军全党的宗旨——(齐读)“为人民服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板书课题)
(多媒体呈现“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语境,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皈依,拉近学生与历史、与“为人民服务”的距离,使一声声“为人民服务”初步植入学生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文体
通过预习,结合资料袋,你发现这篇文章与我们平时学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这是一份演讲稿,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前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演讲;预设二:这是一篇议论文,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就跟你讲道理似的)
(意在让学生触摸议论文、演讲稿的文体特点。)
2.感知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指名逐节朗读课文,读中正音(如“鼎”、“铭”、“炊”等字),读中穿插教学“鼎”字(象形字,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积累“一言九鼎”、“三国鼎立”、“鼎鼎大名”“革故鼎新”等词语,并提炼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达成共识: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讲了三方面的意思——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板书要点。)1234
(读懂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把书读薄,进一步感受“围绕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议论方法。)
3.感知论点的开门见山
毛泽东主席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三方面具体阐述中心“为人民服务”,像剥笋衣一样一层一层地讲得清清楚楚。不难发现,文章的一开始就鲜明地亮出了主席演讲的观点。读读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品评比较。去掉“完全、彻底” 两个词读一读,从““完全、彻底”两个词中读出了什么?(体会毛泽东主席的用词的意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朗读这一段,背诵,让“为人民服务”也深入学生的心中。
(3)再读这一自然段,感悟开门见山亮观点的写法。
(鲜明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在读懂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毛主席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的方法。通过品评比较,体味“完全、彻底”词语的韵味,感受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感悟课题高度浓缩的魅力
再回读课题,结合课题,感受“课题”高度浓缩文章内容的魅力。
三、品析词句,感悟语言的魅力
“为人民服务”这简简单单的口号,经过五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是那样的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散发着如此大的魅力呢?让我们细细走进毛主席的演讲词去探个究竟吧!
(一)解读“死的意义”,感受引经据典的效应
1.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毛泽东又是怎样把“死的意义”说清楚的?看看主席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2.交流:
(1)引用
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示句子:
a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理解“固”、“或”、“于”等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②体会引用的效应,增强演说的说服力。
毛主席自己就是一个伟人,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
(简介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使人信服)
③读句子。
(2)对比
出示句子:
b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①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可以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
③体会“死”字的感情色彩。同样一个“死”字,前者的“死”字与后者的“死”所包涵的韵味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的“死”是怎样的死?联想到哪些表示“死”的词语或诗句?(如词语:“牺牲”、“就义”、“献身”、“捐躯”等;如诗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于谦的“浑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
后者的“死”呢?(如“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等)1234
④带上不同的情感色彩朗读。读中体会“对比”的作用,一比,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
(3)举例
出示句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介绍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生平,以及牺牲时感人的那一幕。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小结:毛主席先是亮出“死有不同的意义”的观点,然后引用司马迁的名言,继而采用对比的手法辨别“死”的含义,最后张思德为人民而牺牲的例子,字字珠玑,令人信服。
(强化学生对“引用”的感知,领悟“引用”的表达效益;在对比研读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明了“死”的褒贬义,;补充张思德的生平事迹,体会为人民而死的价值,丰厚 “死”的情韵味,感受“举例”的有力度。)
(二)解读“不怕批评”,体会语言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不怕批评”这一点,毛主席又是怎样娓娓道来的呢?
出示语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自由读读,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1)出示填空题: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论述                        。第一句论述                                                   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                                                   ;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                         
        ;第五、六句话举                         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1234
交流:(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只要对人民有好处的批评我们就采纳。第五、六句举采纳李鼎铭的“精兵简政”这一建议进一步说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2)将关联词语变红,通过师生引读,分句朗读等形式,体会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意思的层层递进。
(3)去掉关联词语,让学生填补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正确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小结:毛泽东主席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细致的描写,有的只是简朴的语言。但从这简洁的语言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主席那独特的语言魅力。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通过“关联词语”的咀嚼,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毛主席语言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自主解读“团结互助”, 用心体会句子之间逻辑的严密
自由地读读“团结互助”这部分的内容,动笔划划句子,感受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感受毛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读后交流。
预设:
如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又如:“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马上用“但是”一转,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着用“不过”一转,说“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思维真是严密啊!
指导朗读。
(教学由扶到放,在“死的意义”、“不怕批评”的语段中感受了文本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体悟,体会毛主席语言的严谨性,体会“举例”、“引用”、“对比”在论述当中的作用。)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两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我们朗读着《为人民服务》,你收获到了什么?
(感受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言语魅力后,喷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引用”或 “对比”或 “举例”来畅所欲言。)
五、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在这篇课文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的经典名句,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依旧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启发和帮助。把你最喜欢的,或是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是经典,引导学生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积累下来,积累经典的语言,丰厚语言的储备。)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7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