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有的人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诗人藏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人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一生不懈的奋斗,诗人感慨地说:“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对于为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有的人》这首诗热情地讴歌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全诗结构完整紧凑,感情表达强烈真挚,饱含诗人多年来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体验,融人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课时应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使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还要注意对比朗读的训练,以便帮助学生体会诗歌内涵,并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重点句子及鲁迅先生图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冷对孺子牛。”
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话出自于何处吗?(出示鲁迅先生的图像)
2、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板书课题《有的人》,齐读课题,从课题质疑。
预设:(1)、课题是《有的人》,为什么还要有一个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呢?
(2)、课文主要是写“有的人”,还是“鲁迅”?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诵,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诗。
3、请大家再把这首诗自由朗诵一遍,看看哪些诗句清楚地体现出是对鲁迅先生的纪念。找出来的同学谈谈你的答案和理由。(学生朗读)
4、学生交流。
(1)“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从鲁迅先生的诗“俯首甘为孺子牛”变化而来的,作者这样写表明对鲁迅先生的纪念。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因为鲁迅先生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题辞中就提到“野草”和“地火”。(理解“野草”和“地火”。)
5、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崇高品德和精神,既然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为什么标题是“纪念鲁迅先生”,而叫“有的人”?
(全诗表面写了很多“有的人”,但归纳起来并不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象鲁迅先生那样的人,另一种是不具备鲁迅先生那种精神品格的人。作者不是单纯地纪念鲁迅先生,而是由鲁迅先生推而广之,引发更深的思考。)12
三、深入学习 有感情朗读课文
作者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他是依据什么得出这样的观点的?请大家认真阅读全诗,并简要讨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观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理解两个“死”“活”)
依据:(1)“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欺压人民的人和为人民服务的人。)
指导感情朗读(骄横地、诚恳地)。(鄙夷地、激昂地)。
(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一心想着个人名利的人和愿意为进步牺牲一切的人。)
指导感情朗读(鄙夷地、激昂地)。
(3)“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损人利已的人和牺牲自我、造福他人的人。)
指导感情朗读(气愤地、赞扬地)。
四、探索写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
1、这首诗除了形象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外,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说说你的看法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的形象和下场来做对比,更好地阐明深刻的道理。)
2、由此看来,,全诗的结构就十分清晰明了了。第一节以议论总领全诗,二到四节、五到七节分别将两种人形象与结局进行对比。
3、以饱含哲理的议论开头,用形象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抽象的哲理,使这首诗显得意味深长而又别具一格。让我们饱含感情地将这首意味深长而又别具一格的好诗齐声朗读一遍,能背诵那是最妙不过的了。(生齐声朗诵或背诵)
五、获得启发
1、读完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同学们能告诉我生存的意义与目的应该是什么吗?
2、同学们看过那么多的课外读物,你们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关于生存的意义的启示吗?
3、布置作业
(1)摘抄有关生命意义的名言。
(2)课后进一步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信息,联系实际,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6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