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鞋匠的儿子》有感】21、《鞋匠的儿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师:(板书“匠”)同学们,你们书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竖折。
师:能给它组个词吗?
生:鞋匠、木匠、匠心独运、能工巧匠。
师:知道鞋匠是干什么的吗?
生:鞋匠就是帮助别人做鞋子的人。
生:帮助别人修鞋子的人也叫鞋匠。
师:(把课题写完整“鞋匠的儿子”)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生:鞋匠的儿子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还做鞋匠?
生:鞋匠的儿子是谁?
师:鞋匠的儿子到底是谁?课文写了关于他的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带着刚才的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知道鞋匠的儿子是谁了吧?
(学生齐声回答“林肯”)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林肯?
生:林肯(1809~1865)曾两度担任美国总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鞋匠。林肯年轻时当过伐木工人、石匠、店员,1834年当选为议员,1836年任律师,公开抨击黑奴制度。 1847~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逐步废除黑奴制度,1860年当选为总统。不幸的是他在1865年结束南北战争后,被暴徒杀害。
生:我知道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坚决维护联邦统一,主张废除奴隶制。
生:我知道林肯是卓越的演讲家,他的演讲幽默风趣,激动人心。
生:他还领导了美国解放南方努力地战争,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使美国奴隶从法律上获得了自由。
生:我知道林肯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歹徒刺杀,但是他在美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师:(板书:最有作为的总统)指着课题的板书“鞋匠的儿子”又是“最有作为的总统”,你一定会产生疑问——
生:鞋匠的儿子怎么会成为最有作为的总统呢?
师:过渡:课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但是读完,一定会有所启发。请大家浏览课文,读完这个故事,你们一定会有所启发。
师:(生读完后)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你从刚才的阅读中,对林肯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我觉得林肯很宽容,当别人羞辱他时,他没有大怒,也说明他很有修养。
生:我觉得林肯很爱他的父亲,他不认为他的父亲是个鞋匠,相反,他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鞋匠。
师:这篇课文不仅写到了林肯,还写到了参议员,重点写到了参议员们态度的变化,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把表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找出来。
生:傲慢、静默、赞叹。
师:在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刻,参议员态度是怎样的?有同学补充吗?
生:尴尬。
师:还有吗?
生:羞辱。
师:出示:尴尬、羞辱、赞叹
生:谁来读好这些词?
师: 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是参议员对林肯总统态度的变化,一开始,他们都为林肯是个鞋匠的儿子当选总统感到尴尬,便想羞辱他。可是听了林肯的演讲以后,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为赞叹的掌声。
师: 谁再来读读“尴尬”这个词?注意字形,一起书写。尴尬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半包围的部分,那不是“九”,是“尤”去掉一点。“尴尬”是什么意思?
生:是神态不自然。
师:在文中第一自然段,“尴尬”是什么意思?
生:参议员大部分都是出身名门望族,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但是他们面对的总统却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他们觉得心里别扭,很不舒服。12
师: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师:你的态度为何如此傲慢?
生:因为我是上流社会的人,出身名门望族,他不过是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他怎么能当总统呢?
生:我们的家族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不过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决不能让他当上总统。
师:再请你来读一读。
师:你们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把这句中的“我希望你记住”读得特别重,读出了参议院的挑衅语气。
生:我听出了他把“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中的“你”突出了,读出了一种蔑视。
生:我听出了他把“鞋匠的儿子”重读了,其实是在告诉林肯,你是不配当总统的,读出了参议员的羞辱。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发现了参议员对林肯态度的变化,是呀,听了林肯先生的一席演讲,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让我们来听听林肯先生的一番演讲。(出示三段话)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的那么好。”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师:自由地朗读,把句子读正确。
师:指名学生进行朗读。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拿出习字册,进行认真习字。课后熟读课文,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5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