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文原文_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课文点明了“我”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我”喜爱的书中名言和书中人物,突出了“我”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表达“我”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这篇课文推出了鲁滨逊的故事。尽管只是简单的介绍,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鲁滨逊一人在荒岛上顽强生活的种种艰难,这种不平常的经历,造就了鲁滨逊的不平常的人生。曲折的经历丰富了人生阅历,同时也检验着人的意志。这篇课文用传神的笔触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可敬的勇士,闪耀着一个不屈的灵魂。文章通过鲁滨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突如其来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脚,要努力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一切有利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创造性劳动,同时还要努力排除孤单情绪,要看到希望,要乐观向上。尽管我们现在不太可能会碰到鲁滨逊的境遇,但是他积极的人生观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这也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能代代相传的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应注重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再现文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文本的主旨。

教法、学法: 

  1、疑问。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的思路。

  2、研读。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节课的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3、对话。《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指名说)

二、理解名言

1、遇到危险害怕,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名言。我们来读一读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出示齐读: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123

   师:《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历险小说,读过这本书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师: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那时孤立无援的他会有哪些生存困难?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衣、食、住、淡水,野人、野兽)

(出示原文中的一段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

3、面对这意外的灾难,鲁滨逊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在危险的境地中生活了28年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二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写下你读后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

4、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幻灯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1)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故事情节,事实上其中的每一件事完成起来都相当困难,我们一起来读读原文中的一段话:我花了整整四十二天的功夫才做成一块木板:花了三天的时间选定一棵大树把它砍倒。再花了两天把树枝削掉,成为木材。然后用大量的时间把它劈削,把树干两边一点点地削平。削到后来,木头就轻了,这样就可以搬动了。把削轻的木头放在地上,再用斧头把两面削平,削成一块板的模样,然后再用手斧刮光。最后做成三寸多厚两面光滑的木板。。

(2)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鲁滨逊是怎么去完成这些事情的?

(3)课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概括性的情节,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边读边想象,这时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逊的形象?

5、鲁滨逊凭着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消除了重重危险,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由此可见,危险本身有时并不可怕,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

(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如果鲁滨逊有害怕的心理,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6、课文中的“我”,也就是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这句名言,他是怎样理解的呢 ?(指名说,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7、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你的理解。(再次出示名言,指名说)

8、正因为鲁滨逊在遇到危险,遇到困难时坚强、机智,所以才得以生存下来。由此我们知道危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危险的勇气。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9、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十四小节。(指名读)123

10、你从哪儿看出“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

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像鲁滨逊那样的人?

从他想像的鲁滨逊的装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11、师:鲁滨逊的坚强毅力,鲁滨逊的冒险进取精神吸引并鼓励着吴缅,因此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这句话:(引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三、精读首尾两段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么一本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的书什么魅力吸引着祖孙三代?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们的理解。(学生默读,指名说)

2、爷爷和爸爸送给吴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指名说)

3、这样一本好书,我决定——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老师把“珍藏”换成“收藏”行不行,为什么?

4、 想象:作者长大了,想把本书传给自己的儿子,会在扉页上写上一句什么话呢?

师提示:(其实这扉页上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读完书后的最真切的感受,最大的收获!)

5、总结讨论:如果作者生了女儿,这本书还会传下去吗?

四、写作能力训练:

1. 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还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吴缅这篇读书笔记主主要写了哪些方面内容?

2. 我们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把它推荐给大家。

五、小结:

《鲁滨逊漂流记》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成为经典的少年读物。小说中的冒险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读者。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版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的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催人奋进的经典著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弥补心灵中的黑暗。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4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