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兴趣教学设计]六语教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和“勤于收集资料”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2.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以前的学习习惯主题,谈谈自己已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1.形成规范的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保护视力。
2.写好铅笔字。
3.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4.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查字典。
5.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
6.学会预习复习;学写毛笔字。
7.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8.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9.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10.多种渠道学语文;学会修改作文。
11.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
老师寄语:今天,你是习惯的主人;明天,习惯是你的主人。
突出本册教材中习惯内容:不懂就问、勤于收集资料。
二、观察第1页上的4幅小图,说明图意,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上面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边是几位同学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下面左边是一群小学生在班级黑板报前讨论着什么,右边是两位同学向学校的花工请教管理花圃的有关知识。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三、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1页的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家长、问解说员、同学,还可以问书本、电脑、专栏节目、专家等等。(除口头问,还可以用笔问,鼠标点击等等)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练习用“       来问        ”的句式说话。如:用写信的方式来问杂志社的编辑叔叔、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问电台的专栏主持人、通过论坛来问专家……)
三、问后怎么办?引导学生弄清“问”与“学”、与“思”之间的关系。课后读读本册23课《学与问》中的中心论题:“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四、说说自己“问”的习惯。分享经验,分析不肯问的原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的方法。
备课后记:
1、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的特色,而它远远不是一堂课能教完的,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所以对以前课本中习惯的回忆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习惯教育的过程。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或思维方式,有外显和内隐之别。教师要关注外显的行为,发现内隐的思想,如不善问别人问题,可能是性格内向,也可能是自尊心太强等等,老师要处处留心,及时给予指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与学生讨论“不懂就问”这个学习习惯的内涵。更注重于对他们自身的研究。经过不同形式的“问”这一主题的讨论,孩子们知道了不开口也可以问的,这就从另一角度思考了这个问,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问”的门窗。根据他们的“内隐思想”而引导了他们的“外显行为”。12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自由看图,你看懂了哪一幅?详细地说一说。
第2页和第3页是通版。第2页上面一幅图是一位小学生在学校阅览室查阅资料,并把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本上。下面的方框图是几位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搜集资料,他们有的正在查阅,有的正在摘抄。中间一幅圆形图是一位小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第三页上面四幅图的内容依次是:在阅览室读书读报;上网搜集资料;参观有关展览,边参观边记录;采访人物时,认真听,仔细记,有的还在录音。下面的图画是几位小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汇报搜集资料的心得。
2.给每一幅图加上一个小主题。
3.分析一下图片排列的原因。
第二页的三幅图是说明收集资料的方法:摘抄、剪贴、默记(或读后记);
第三页的上四幅是说明收集资料的途径:书本、报刊、网络、展览、采访;
第三页的下一幅是说明收集成果的展示:汇报交流。
4.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5.概括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集。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2.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分发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收集。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4.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5.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鼓励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四、作业:收集关于长江的资料。(为《长江之歌》教学做准备)备课后记:
在“习惯篇”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忘记这是语文课,虽然没有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教学内容,但其过程应该是语文的。所以观察、描述、立题、交流,一系列的语文行为使得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了融合。比如在学最后一幅图的主题时,可以设计汇报、检查、交流、分享、竞选等多种主题,这其实隐含着一种习作立意教学在里面,但是学生完全是在愉悦的过程中将这一作文能力得到了加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1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