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的英文_练习2(2教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词。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演示这部分“开心辞典”的片段。
(2)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用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可以同桌相互问答)
(5)共同小结积累同音词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我们还学过哪些像这样的同音词。(学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组或几组这样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题目形式也可以有所变化)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说说题目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不懂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报”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读过诗歌后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临写《船长》中的最后一段,提醒孩子:字写在每一行的中间,标点占一格。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明确采访中的基本注意点
2、知道采访的具体要求。
3、在实际活动中学习采访。
教学过程:
1、采访其实是一种交往。但并不是随意地交谈。
2、同学们在生活中,特别是想小记者的同学少不了要采访。怎样学采访呢?
我们要学会采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
1、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⑴要确定被采访的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多了解被采访对象,从而掌握采访前的第一手资料。
⑵事先预约。写信或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让其也有个心理准备,可以使其对你的提问做到心中有底,从而顺利地接受你的采访。
⑶编拟采访提纲。采访前把准备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再排个队,即先问什么,接着问什么,最后再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对刚刚学做采访的人尤为重要,建议根据提纲,演练一遍。
⑷准备好必带之物。如小记者证章、证明、笔、笔记本、照相机、小型收录机等。为了采访中的安全或有个照应,最好两三人一道前往采访。
2、采访时,要有礼貌,随机应变。
⑴礼貌。首先,要守时;其次,要主动出示有关身份证明,主动自我介绍;第三,采访中不能强人所难,对一些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要尊重别人;第四,自始至终,要注意礼貌用语,说话别高喊大叫,要自然大方,音量使别人听清楚为宜,过于胆小、拘谨、不好意思,都会影响应变。
⑵留意观察,记录要点。
采访过程是个双向接受的过程。采访中要做到一个有心人,注意被采访对象的动作、举止、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显现,要力求又快又准地记录被采访者的话语,至少记录下要点,如一些数据、精彩的语言等。回到家后要趁热打铁,边听录音,边整理记录。123
3、采访后要致谢。
采访结束后,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留下被采访者的合影,作为此次采访的证据,也是你采访的珍贵资料。最后别忘了话别致谢,诸如“非常感谢您(你)的合作,我回去将谈话整理成稿件后,请您(你)审阅”等。
二、练习采访
请你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运动员、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其中之一为采访对象,填写下列表格。
采访对象      性别      年龄       身份       主要外貌特征
采访目的 
采访中心内容 
主要事迹  
采访提纲:
三、学写毛笔字。
“形”    “剧”
两个字都是部首在右的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当部首在右边时,部首写得略窄一些,左边的部分写得宽一些。

课前思考1:
  《语文与生活》这题是以“开心词典”的节目形式来辨析同音词的不同用法。因为采用了“开心辞典”的形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高了,如何教学好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
  1、要将词语放到具体句子中进行朗读,分析在句子中的意思,让学生弄懂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后,再作出正确的选择。
  2、老师请学生充分亮出他们的思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地参与整个过程。
  3、可以进行拓展,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让学生来举例,进行学习的巩固。
  例如:反映——反应     旅行——履行
   ……
   姐妹们,大家一起来思考,还有哪些词语,学生容易混淆的。

课前思考2:
  课前需要通过工具书,搞清楚“语文与生活”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之间意义的差异,明白使用范围。
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溶化:(固体)溶解
   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的程度成液体
2、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
   邻近:位置接近;附近
3、品味:品尝
   品位: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
4、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
   直截:直截了当   直捷:与“直截”的意义相同
5、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

课前思考3:
关于“诵读和感悟”《我不期望回报》的教学:
  该题是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让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让他们谈谈想到了谁(本单元的谁),想到了他的什么事?然后用一段话,来阐述一下“我不期望回报”,一则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感悟,二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三则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最后进行熟读成诵,应该是很扎实的教学。

授后小记:
    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给学生一周的时间,两人为一组,去采访两三个人,围绕着“理想”这一话题开展谈话,要求学生要列出采访提纲,采访结束后写出采访过程和心得体会,并要求被采访人对学生的采访进行评价。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开展了活动。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交往缺失和阻隔。主要表现在学生间交往不足与阻隔,1、学生受到自身文化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制约,有的学生由于腼腆,而羞于向采访人提问,匆匆的问了几个问题就草草了事。2、活动中,表现较优秀基本上都是学习上比较积极上进的学生,表现消极的都是平时自我反思意识较弱的学生;3、教学中的交往是限定式交往,如小组事先分配好人数、采访时间较短,学生实质性的交流不够,交锋少。123
通过本次活动,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交往,是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变成教学活动中的一员而不是操控者,必须要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学生在理解此对话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和情感的迸发,从而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课后反思:
  实际操作“诵读和感悟”《我不期望回报》的教学
  (1)学生能很好地引用课文的好词佳句来阐述主人公的“不望回报”的优秀品质,有理有据。
  (2)仿写,一定要先让学生对:河水和堤岸;大山和青草的关系进行一个阐述,体会他们的关系,体会其中的无私奉献,奉献的多角度、多层面,这样仿写才能做到形神统一。
  (3)背诵,熟读就能成诵,要给学生任务,每读一遍都要有要求。

授后小记:
  “语文与生活”中出现的几组词语,其中“截止”和“截至”最容易让人混淆,必须反复强调(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前者一般用在时间的前面,后者一般用在时间的后面。还有“品味”和“品位”,其中必须讲清,“品位”有三种意思:1)官史的品级。2)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3)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
  这种将“开心辞典”的节目形式引进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同音词进行辨析的思维能力。

授后小记:
    本课的“口语交际”是采访活动。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在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做小记者,让学生来讨论,作为记者应注意的事项。他们兴致很高,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应注意:确定采访的目的、对象、列提纲、礼貌等等;然后,我让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采访的内容,并列好提纲;最后学习采访,效果很好。
   他们讨论的采访主题:
    1、学校鼓号队在排练,并将参加比赛。采访鼓号队老师或同学;
    2、学校在排练课本剧,将参加比赛;
    3、学校科技组、奥数队正抓紧训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0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