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原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泥土为什么是特殊的礼物,肖邦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两者之间有什么必要的联系。
2、深刻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挚爱。
教学准备:小黑板摘抄两段话:一是肖邦的遗言,二是老师的临别嘱咐。
教学时间:两教时
1、审题自学,初步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肖邦外出原因。(是战斗还是逃避)——(英雄—懦夫)
2、深入体会老师对肖邦的嘱咐,“泥土”为什么是特殊礼物,肖邦在国外的工作有无价值?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义
1、自学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疾弛、勉励、特殊、悲愤欲绝、四处奔波、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异国他乡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将课文读正确。
3、分节读课文,在归纳节意的基础上,练习分段、合并段意。
   (1)不得不离开祖国       (2)带着泥土,离开祖国
   (3)思念祖国,忘我工作    (4)与世长辞,请求将心脏带回祖国。
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波兰被列强侵占(沧陷),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以奋工作,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5、默读质疑(疑是学习进程的推进器,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国难当头,肖邦选择离开,到底是英雄还是懦夫?
(2)埃斯内尔老师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到底是什么用意?
(3)肖邦弥留之际,为什么请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
二、围绕小专题,展开学习讨论
1、国难当头,肖邦选择离开,这是为什么呢?
(1)列强瓜分    十分之九     陷入深渊
(2)满怀悲愤  不得不
简介肖邦。他是如何发挥才华,为祖国工作的经历。
2、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赠送给肖邦呢?
(1)通读第二自然段,划分场景
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泥土——接受礼物——登车疾驰
(2)理解老师的话
“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祖国呀!”
“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3)此情此景,肖邦的表现是什么呢?
——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
(4)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呢?
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老师对肖邦的厚望:虽然离开了祖国。但不能忘记祖国。
波兰人民对祖国的挚爱。
3、起义失败,肖邦为什么会悲愤欲绝?他是怎么做的?(想到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肖邦呢?)从中体会到什么?
“一腔热血化作了音符”
“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爱国之情与爱国之曲《革命进行曲》
4、肖邦弥留之际,为什么要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1)什么时候是弥留之际?此时为什么能“紧紧地握住”姐姐的手?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2)肖邦为什么要求把心脏带回祖国?其用意是什么?
(3)出示老师的临别嘱咐(读)
体会肖邦临终遗言,能体会到什么?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12
(4)补充阅读陆游的《示儿》——临终遗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体会古今中外爱国志士的共同心愿:渴望和平、统一。
三、指导背诵,体会感情,积累语言
1、熟读第二自然段,准备背诵(交流记忆方法)
(告别—送行—叮嘱—送礼—受礼)
2、按自己的记忆方法练习背诵
(背诵能加深课文的理解,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有效结合。这里不是机械地强记,而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创造性地记忆背诵。)

板书设计
不得不离开
肩负祖国人民的嘱托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废寝忘食地工作
(肖邦的心愿)                临终寄托心愿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8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