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的《三打白骨精》教学视频]《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师:反复叙事的写法,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就说跟白骨精反复次数相同的反复叙事,就有:
生:“三借芭蕉扇”。还比如《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师:当然,不仅仅是“三”的反复叙事,还有你们刚才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五伐中原,还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反反复复中,读着多引人入胜啊。(和学生一起聊)
师:围绕反复叙事,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这是报告单中,我们填写的三打白骨精的结构图表。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要吃唐僧的那些妖精,请你做一个结构替换。
生:把白骨精替换成红孩儿。题目就叫“大战红孩儿”。
生:起因是红孩儿要吃唐僧肉。经过呢,徒弟们大战红孩儿。结果呢,观音救助,降服红孩儿。(此环节也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聊出来。)
师:请你们再自己选一个妖魔名字,也来做个替换。
生:用蜘蛛精替换……(内容略)生:还有把白骨精替换成金角大王……(内容略)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换一换,起因、经过、结果大体不变。
生:起因是妖精要吃唐僧肉,经过都是孙悟空他们和妖精大战,结果妖精被打败或者收服。
师:当然,有些妖魔虽然目的不是吃唐僧肉,但也是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磨难,这些故事的大体情节结构也是相同的。回去阅读其中一个故事也可以完成一个新的报告单。
师:原来《西游记》里一个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整本书,也是反复叙事(回扣板书)。你看,我们不但发现了一个故事的结构密码,还发现了整本书的结构密码。真好。
生:只要记住妖怪的名字,进行替换,基本就了解了这本书,这不失为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师:难怪有人说,一切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也许根由是它所创造与生发出的结构。同学们,《西游记》藏着的密码多着呢。比如人物名称的密码,为什么叫“悟空”、“悟能”、“悟净”呢?比如故事中的数字密码,像刚才说的孙悟空金箍棒的重量,御花园蟠桃的成熟年限,人参果的成熟年限等等,太多了。只要读进去,就会发现《西游记》真是奥妙无穷!
师:可话又说回来了,反正都是大同小异的故事,西天取经写三五个得了呗。正如有个同学质疑的那样:孙悟空那么有本事,背着唐僧飞身取经不就得吗?作者吴承恩干嘛要反反复复写那么多一路由遇险到历险到脱险的故事?
生:表现取经的艰难,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呐。
生:也说明他们取经很有决心,有毅力啊,一次一次没有被打败,而最终取得胜利。
师:是啊,这一个个情节,让西天取经的路途显得分外艰难,突出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与毅力。看来,这三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环境、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好,最后一个环节进入“人物性格”的评价。
四、聊故事中的人物
(一)评价悟空和唐僧
师:看报告单。说说你对这些人物的评价。
生:我想聊聊唐僧,他主要的特点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
生:我认为唐僧不是是非不分,他只是一心向善,太善良了。
师:看来你们对唐僧的评价是两方面的。12
生:白骨精是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人。
生(女):我觉得白骨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顽强,很执着,很了不起。(笑)
师:啊(老师想了一下),那你说说白骨精这么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师:结合她读读目的,你说,该怎么评价白骨精的这份“执着”呢?
生(女):(想了想)反正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笑)
师:好,你先想想,一会儿再和你聊这个问题。
生:孙悟空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生:猪八戒好吃懒做。
生:我觉得猪八戒虽然有缺点,但憨厚可爱。
师:书上不止一处写到这一点,你怎么了解这么多?
生:我在书上、电视中看到的。
师:从你们的评价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当然,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不同人观点也不同。比如八戒和唐僧,很多同学都有争议。大家对唐僧的评价就很不一样。(问刚才评价唐僧“是非不分”的学生)什么原因导致你对唐僧有如此评价?
生:他是个认死理的人,宁可相信假变的妖精,也不相信有本领的孙悟空。你看课文中有一句话,“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唐僧说悟空“无心向善”,这明明该是我们对妖精的评价,却成了唐僧给悟空的评价。
师:那我们就先讨论讨论唐僧这个人物。好好读读这句话,唐僧有没有给悟空商量的余地?
生:没有!唐僧真的生气了。(让该生读读唐僧的话。)
生: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语气多么强烈。
生:唐僧上来就说了一句“胡说”,一口否定了悟空。还说“你去吧”,实际上就是赶悟空走。他不分善恶,对悟空实在是太无情了。
师:看来你们不同意唐僧的观点。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唐僧,咱得跟他聊聊。要聊,得有话题。结合报告单的“问题栏目”,我把同学们对唐僧提出的问题梳理了一下,把你们的问题变作了采访的话题,把唐僧的名字变成了“你”。那就请同学们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问一答。听听人家唐僧怎么想的,然后咱们再做评价也不迟啊。这几个问题之外,你还想提问别的,也可以。(学生结合下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6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