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并积累本课的词语。
2、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欣赏烟台冬季、春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海”字,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海?它们是怎么样的?
2、一般来说,我们国家的沿海城市大多是东面或南面临海的,但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烟台,却是北面临海,让我们从地图上来看一看。出示:烟台地图。
3、请大家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烟台这个城市。(观看录像~到心旷神怡)
4、那么,烟台的海与其他地方的海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4课《烟台的海》。(补全课题,齐读)
二、积累词语,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要求……(出示要求)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随时正音)
4、刚才读了课文,你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总分总)
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5、交流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话剧。”(齐读)
(1)读了这个句子,我们知道文章写哪两个内容?
板书:海    人
(2)你觉得烟台的海怎么样?
(3)为了表现大海的美,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把它写具体的?
板书:冬  春  夏  秋
6、过渡:烟台的海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又上演着怎样的话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吧!
三、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请大家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要求)想想冬天的海有什么特点,用“——”划出有关的句子。人在干什么?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3、品读句子:自己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地方,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把句子写具体:海浪究竟是怎样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的?请你想象以下。
6、我们再看这个句子,你觉得冬天烟台的海有什么特点呢?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随机板书:凝重 汹涌
7、指导朗读。老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8、按课文内容填空。
9、在这么汹涌可怕的大海面前,人们又在干什么呢?
10、交流,出示句子。
随机板书:观海拍照
11、男同学来读一下。女同学感受一下,人们不畏严寒的情怀吧。
12、说话练习:“我仿佛听到           ,看到          。”
(出示图片)请你用学到的句子说说仿佛看到的独特景观。(配上音乐)
13、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从文字中再次体会冬天烟台的海蔚为壮观的景象吧!
14、教师小结过渡:
冬去春来,随着气候的转暖,西伯利亚寒流也渐渐变弱,烟台的海也出现了另一番的景象。让我们一同去欣赏,春天烟台的海的独特景观吧!
四、学习第三小节(春天的海)
    1、(出示要求)
    2、交流春天的特点,出示句子。
     随机板书:轻盈 顽皮                                                  12
    3、指导朗读:女生读。
    4、在如此活泼可爱的大海面前,烟台人又在干什么呢?
       交流,出示句子。
       随机板书:勤劳播种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要读出海的顽皮活泼,读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小结板书,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烟台的海冬季和春季的不同景观,感受了他的美丽诱人之处,同时也了解了烟台的海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富足。
    2、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2)选择一个季节,把烟台的海,画下来。同时,为这幅画配上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板书设计:
                       海       人
34、烟台的海   冬  凝重 汹涌     观海拍照
         春  轻盈 顽皮   勤劳播种
         夏  
                  秋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写烟台的海的同时,也写了与之相依相偎的烟台人。课文最后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座舞台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对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这一点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但为什么说它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为什么说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座舞台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绝大多数的同学理解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后还是有些遗憾的的地方,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理解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的确,要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课堂是学生通过与老师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其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整个课堂教学都有赖于老师的设计、引导。教学思路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实现自我建构的程度如何。我认为一堂课的主线是这堂的灵魂所在,必须设计出一条覆盖面广、立意新、有思维价值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这样,我们在操作时就可以对局部的内容从这条线索上设计和把握,思考、选择何种教学方式与其相联。然后,让局部去折射整体,支撑整体,让学生易于触摸,教师易于表达。如此,把握了课堂的主线,使内容得以最佳整合,教学才能给人以和谐的整体美感受,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海洋中自主遨游。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4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