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怎么解释]螳螂捕蝉 第二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螳螂捕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及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关心国际大事吗?最近,美国和伊拉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善良的人都不愿看到。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少年机智地用一个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你们想见识一下这位少年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接下来请同学默写几组词语。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3、检查
二、精读课文
1、指导复述。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去劝阻他,他就处死他。这时,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向吴王讲述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边听,边记,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老师讲完了,要同学们来讲。
故事:那位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那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少年正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指导:注意刚才我们默写的词语,想想词语间的联系。
2、学生复述
3、小结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这一句话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寓示着的一个道理。(板书:黄雀在后)
过渡:同学们,少年是怎样利用这个故事,达到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让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注意两个人之间的动作、神态。
自由读。
指名读、评价。
自由练读。
(教师适时点播几处地方:“我没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吴王夸奖说”)(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品味,以读促悟,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真正“动”了起来。内化“理解”,表现“感受”,体验文中人物的特点。)
三、情景表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品位,我们能体验文中人物的特点,要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要来演一演。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少年劝吴王。但要演好,一定要对文章内容熟悉,因此,请大家先读读,揣摩人物可能会出现的动作,神态。
1、学生自由读
2、指导表演(出示“螳螂捕蝉”图)
3、练笔。
用几句话描写一下王宫花园的早晨。
4、学生表演
5、评价
四、精读课文最后一节
1、指名读
2、“吴王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谁能说说“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悟”出了什么?
五、总结
1、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没把他置于死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2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