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课文]《夹竹桃》教学设计2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第 11 册中的一篇美文,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见过夹竹桃,怎样在头脑中形成夹竹桃形象,并且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幻想,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 季羡林 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轻声读课文,圈画出令你不禁爱上夹竹桃的语句。
    指名读。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指名读(出示第六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三、品读课文:
    (一) 韧性
    1 、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2 、(出示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指导朗读“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第二句: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出示…无日不…)还可以换个说法吗?为什么说“无日不迎风吐艳”能体现韧性?应该如何读?请你指导大家读出赞美之情。齐读。 板书:可贵的韧性
    第三句: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出示…无不…)指名读,你读懂了吗?换句式说。齐读。
    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3 、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123
    作者的小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可他为何单单钟情那一声不响、悄然开放的夹竹桃呢?再读第四自然段两句话。
    他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美,这样写用意是什么?(衬托夹竹桃的韧性)你从哪里看出作者有意将其他花进行对比的?(两小节都按季节顺序写)
    4 、老师和同学们合作,重新组合教材,将其它花与夹竹桃对应起来读,突出这种强烈的对比。
    教师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 教师带领学生重新组合了教材,将第二、三小节教学内容进行了比较、合并,学生对文章的层次了然于胸。通过对比,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夹竹桃的韧性这一教学重点。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
    5 、生活中哪些植物可以称之为有韧性?(仙人掌、松树、小草、梅花、广玉兰……)请仿照作者的句式赞美其中的一种。四人小组练说,汇报。
    [ 及时地发散,语言文字训练的指向性鲜明,学生从读到说,提升能力。 ]
    (二) 幻想
    过渡: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板书:产生许多幻想
    1 、自主学习:(出示要求)
    ①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②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2 、小组交流:
    3 、汇报: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你站在它下面……”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
    ④齐读。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4 、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 情地朗读。
    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指名读。
    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配乐背诵。
    5 、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看图,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仿照句式写话。先自己想,再分小组交流。
    汇报。
    [ 方法引路,读与写结合,努力创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情境。 ]
    6 、再次背诵。
    四、总结:
    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123
    板书:
    可贵的韧性
    爱 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
    四、教学点评: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关注了教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规律,教学从整体入手。
    首先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然后再让学生去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想象书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接着,教师又带领学生由情入境,将美好的语言文字记在心里,就如同在心里刻记下动人的画面。随后,教师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们带来的幻想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图片,展开幻想,仿照句式说话。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学生促进对课文的阅读、领悟和背诵,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读写合一的原则,由读向写迁移,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写作指导。
    另一方面,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又描绘了夹竹桃奇妙的景致,所以,教师为了配合本课的教学,精心设计了过渡语、小结语。这样充满感情的叙述,富有诗意的渲染成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桥梁,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从教学重点的确立上看,教师着重通过朗读的指导,激励学生在赏读中积累内化。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体会夹竹桃的韧性以及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陶冶。这一重点的确立,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的主次,将更多的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以读促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点评:江苏省特级教师 顾维平)
   
    专家评点:本篇教学设计以“可贵的韧性”和夹竹桃引起的“美妙的联想”为重点,引导学生课文所表达出的作者喜爱之性,这就找准了文本精髓所在,也把编者的意图正确地融入了教学活动之中。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2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