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山谷中的谜底(第2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摧毁”“少顷”的含义。
2、借助课文规范语言进行说、写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魁北克的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一个谜,读学生回答:谜西坡长满……东坡只有雪松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1983年的一个大雪纷飞的一天,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里。如今,谜面终于解开了。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3、出示:“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
(1)齐读这句话。讨论交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4、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这个本领”指什么本领?)
 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重要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自身原因是雪松的特性决定的。
a、自由读,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了哪些词语?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弹性、弯曲、反弹、依旧)
b、那位同学愿意借助实物把这部分内容讲解给大家听一听?
c、小结:刚才的演示物如果换成硬木头行不行?
 5、出示“就这样,反复地积,……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积、压、落、弹)
看多媒体课件,体会四个“反复”。
(雪铺天盖地,漫天飞舞,狂风怒吼着,扑向雪松,山谷中不时传来树枝被风雪折断的咔嚓声。雪越下越大,树上的雪越积越多,沉甸甸的,枝丫嘎嘎作响,似乎马上就要被折断。雪松一点点向下弯曲,积雪纷纷滑落,雪松抖抖枝丫,迅速反弹起来,还是那么苍翠挺拔……)
5、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再来读读。(相机指导)
你们觉得他哪些词读得特别好,哪些词还应注意
a一定程度?(不是懦弱)
b 向下弯曲?(不是屈服)
c立即反弹(充满着力量)
d 苍翠挺拔(自豪)
e ……(循环)
6、哪些词是直接写雪松的,读一读 ,读出它的不折不挠, 这是正面描写。
 哪些词也突出了雪松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写雪的,读一读 ,这是侧面烘托 。读好了这些词 , 也就读好了这段话 。
7、风还在呼啸,雪还在飞舞,(再指名读)
8、风刮得更猛了,雪下得更大了,肆虐的风雪摧残了柘、柏、女贞,雪松呢?(齐读)
9、读到这儿,你觉得雪松的弯曲是一种怎样的弯曲?(在原来的板书前加“()”)
(不屈不挠、充满智慧、以退为进、充满抗争的)
10、小结延伸:
 面对狂风的肆虐,暴雪的重压,雪松弯曲着,反弹着,充满智慧,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挺立着,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读懂了这段文字,你觉得挺立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雪松吗?透过苍松,你看到的还有什么?
11、交流:
(预设:a一种精神;
 b一种人生态度
 c一个生活哲理
 d一种人,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人)
12、小结:是啊,谦让是一种弯曲,忍辱负重是一种弯曲,退一步是一种弯曲,这种弯曲,它们“不是…… 而是…… (出示句子)这就是雪松带给我们的启示12
13、文中的旅行者也和我们一样恍然大悟出示第六小节的句子男女生读
14、结合板书谈话: 面临困境,宁死不屈是一种抗争,充满智慧的弯曲也是一种抗争。这种思想,在很多词语中都有体现介绍“屈蠖求伸”这个成语,比喻以退为进的思想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谚语、俗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引读“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小不忍则乱大谋 引读“忍”是一种弯曲,但(不是……而是……)
退一步,海阔天空 引读“退”是一种弯曲,但(不是……而是……)
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韩信忍胯下之辱,不是贪生怕死,而是等待为国报效。
四、 赠言
大丈夫能屈能伸!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五、作业
六、板书
山谷中的谜底
奇异 ( ) 弯曲 反弹
 抗争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2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