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听课评价_<十五从军征>听课记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从古到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二) 解读诗题,知晓诗人。
(结合书上87页小资料介绍)
(三) 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2、生自由读读诗(读通读顺)。
3、检查自读情况;正字音,齐读。
4、解词,齐读。
5、理解诗句的意义。
(四) 深入诵读,体悟诗情。
1、兵役残酷(从军时间长,体会老人归乡的心情)。
2、无限凄凉(他听到的感受,看见家的景象,想象曾经生活的场景)。
3、不尽悲哀(饭菜的滋味,情感的变化)。
(五) 抒写感想,升华主题。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远离战争,
听课以后的想法:
 古诗的学习就是要这样上:1、先看课题(但是对于本诗的诗题不要过多的让学生说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先秦时期的诗都是没有题目的,如今的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一般是首句,它的意思就是和首句一样,没有特别的意思。)
2读,借助工具书解决重点词。
3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4领会诗中的感情
 把古诗串成故事来理解,是一种好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当中,同时也要渗透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本文他见到的东西就很多,然而诗人是抓住了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写。其次,像有的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这也是要重点学习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01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