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庄子 天运》,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点浅显的基础,能借助工具书和译文理解大概内容,但对具体词语的理解还有困难。
   教具准备:
    1、布置收集课文的有关资料。
        2、布置预习,作好自读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美与丑”,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同时也有一些丑的事物和行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从中来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二、出示课题:东施效颦。
      指名提示“颦”的写法。齐读课题。
      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有关资料。
  三、全班交流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认真听。
     互评,纠正字音。
     2、交流预习中发现的难词。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  挈  亦……
   3、、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4、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颦:皱眉   挈:带领    亦:也
   5、根据你的理解复述课文。
  四、深入理解课文:
   1.课文里有两个人作出“颦”的表情,分别是谁和谁?
      西施和东施“颦”的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呢?勾画有关语句。抽答。
      2、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讨论。交流。
      3、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4、你想对东施说点什么呢?
     五、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点明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结合事例)
   六、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12
       西施(美) 病  而颦  
       东施(丑) 见 亦颦 (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课后反思: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古文教学不好把握,如何把枯燥无味、离学生感知比较远的东西 变的生机昂然让学生乐学于接受,是每位授课教师思索的难题!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向孩子渗透先整体--再局部--回归整体的意识,强调学生对于文章整体把握,理解寓意为主。学习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的事情发生。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在古声古色的基调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进行个性化朗读训练。效果会更好。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9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