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东施效颦》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美与丑”单元中的一篇古文教材。寓言通过东施盲目效仿西施的故事,揭示出“不切实际地模仿必定适得其反”的道理。
结合古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句义,读出古文的韵味,最后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理解寓意,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反复诵读,并借助译文理解意思,从而读出古文的韵味,熟读成诵。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进一步作出如下的教学设计
1、形式多样,培养兴趣。
导入部分,安排 “模仿表情”的游戏,直观解释 “效”的含义;初读之后,出示“庄子”的图片和简介,体会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集体诵读时,创设“庄子学堂”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古香古色的氛围之中。
2、 “三读”贯通,读有所成。
所谓“三读”,就是读通、读懂、读出韵味。为了读通,我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感受古文的韵味,寻找吟诵的感觉。
为了读懂,师生共同总结出“对照译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使理解有法可依;同时,我抓住古文常用字——“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拓展阅读;最后欣赏幽默动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理解。
为了读出韵味,我运用课件的变化,教会学生 “强调读”;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读出同一个字的不同感情;同时,鼓励学生为动画片古文配音,树立读的信心;帮助学生寻找文本的语言规律,从而熟读成诵。
3、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本文巧妙运用侧面描写,以“邻居们的逃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我借助插图,请学生口头描述;结合原文读,体会侧面描写的妙处;让学生实践创作,在语言文字上展开训练,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4、 创设情境,感悟寓意。
课堂尾声,我扮演成东施,称呼孩子们为“王大爷”、“刘大婶”,把黑板变成了东施家的一面墙。这些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对话感,更让寓言揭示的道理溢于言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9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