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微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准备:阅读革命故事(看录象《烈火中永生》)
        读熟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重点语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仪
  教学要求:
   1、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 自读,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b 联系上文思考: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c 小结: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d 自读,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板书)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
      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
      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6)小结
  四、小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展开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1234

  教学流程
  (一)过渡性谈话(略)。在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这样(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抓住“信心”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1、导拨:认真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导读;
  (1)提出与文本对话的要求(动笔读书)。
  (2)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与文本对话(默读、轻读、交流读……)
  (3)反馈读后所得,交流梳理。
  (三)分析品味,领悟主旨。
  1 、小结过渡性谈话: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知到课文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语言、神态以及与敌人、亲人的不同态度。“我”与“父亲”态度的对比,来体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信心”跃然纸上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好么?
  2、品析人物和语言。
  (1)导读“处境危险,坚持留京”这一部分。
  ①、指导朗读李大钊同志的语言(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读)。
  ②、指导体味李大钊同志说的两句话。
    a 、“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b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a句设计三个解释让学生选择(а小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局势十分的严峻。
    b句抓住“坚决”、“经常”、“轻易”、“哪能”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析、比较中去体会李大钊同志坚持留京工作,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
  3、体味人物的神态。
  (1)导读“面临被捕,处危不惊”这一部分。
  提出问题:李大钊同志被捕时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小组讨论、汇报。
  ③评价、整理(投影相关的语句,文中李大钊的肖像)
  ④相机抓住:
   a、“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b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这两句重点句中的关键词,
    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态窥见人物的内心,反映人物精神。
  (四)迁移运用、总结升华,凝炼情感。
  1、小结性过渡,归纳学法(读、品、议)自学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
  (1)自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自由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3、从“感想”中过渡到“被害后”这个部分的导读。
    指导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文(范读、轻声读、情读)
    略读此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革命先烈敬仰、缅怀之情。
  4、引导快速阅读全文,再次整体感知文本(教师相机略加以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的指导)。
  5、教师相机加以总结,使情感再次得以凝炼、升华。

  教后感想
  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1234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总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平等的、互动的,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化“热点”与“难点”为“焦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焦点访谈”。

  3、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且富有情感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一、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③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1234
    (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二、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三、总结全文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
  教师设计一个新颖的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让学生讨论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并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学生更深入地领悟了中心。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4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