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有多少人|新版“有的人”的尴尬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949年10月,
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下了《有的人》这首传世名作,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升华表现了两种人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的不同人生观。其中诗中说道,有的人,自为功高盖世,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而有的人,自甘卑微,可他却被人民刻在了心中。这两种人,自古就不少,今后仍然会有,所以,《有的人》就象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有的人”的不同灵魂。
近日,作为江苏省农村“实验村”、南京市“示范村”的南京江宁禄口镇铜山彭福村,村口突然竖起了一座大型牌坊。(10月12日《大河报》)这是老书记沈庆喜临退休前,为自己竖起的一块功劳碑。这座4柱型的大理石牌坊,高20多米,宽25米左右,上面刻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和荷花待放的图案,无疑气派壮观,而且要进入村里,必须要通过这座牌坊。这抬头就避不开的牌坊,到底是在向人们昭示怎样的“丰功伟绩”呢?
彭福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喜对自己的过去感慨万千:“我20岁就当生产队长,25岁到村子里当干部,直到担任村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50多年。现在我为村里、为老百姓做了这么多的事,为村里争了这么多的光彩,不仅没人表扬我,还有村民说这个牌坊的事,简直不可思议。”的确,沈书记50年来获得不少的荣誉,有墙壁上张贴着的几十张奖状为证,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就是不说这些功劳,也是应该有苦劳的。可是,为什么老百姓就“看”不到?连老书记“要退休了,为自己竖块牌坊”都要非议?
我想,正如《有的人》中所说的,真正为人民的人,人民才会把他抬得很高;给人民作牛马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一位当50年书记的村干部,自以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争了光彩,何以群众为什么不认可,不“表扬”他呢?为什么不先反省反省自己一下?就说这座牌坊,竟然花了16万元,解释说没有拿村里的一分钱,全部是从别处要的赞助。难道这就证明自己清廉了吗?如果没有利用集体的利益进行有形或无形、过去或现在的“互惠”,人家凭什么给你“无偿赞助”?别的村民会有人这么大方赞助吗?而最终这座牌坊除了给自己脸上“贴光”,于村民到底有何益处?
“窥一斑而知全豹”,当你还没有立碑时,你在村民心中的形象就已经倒塌了,所以你只能得到上面的“荣誉”,而听不到下面的“表扬”。你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你根本没有关心过群众真实的需求和想法。现在自己抽自己地立的牌坊,也只能成为你自己陶醉,而大家唾弃的对象!当这座豪华牌坊成为“村里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真不知留下的到底是荣耀还是耻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982.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