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3-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页例6、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六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会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钉子板、线绳、尺、火柴、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把有刻度的尺子。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出示小黑板,在小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如:

 

    提问:

    1.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2.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学生做完后,集体核对。

    教师:我们学会了求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求。

    板书:。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钉子板和线绳,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在钉子板上围1个长方形。如果学生围得不对,教师可以提问: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什么角?长方形的对边怎样?学生围好1个长方形后,教师说明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板书:

 

    教师出示1个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涂上红色;宽涂上黄色。提问:

    “这个长方形涂红色的边是长方形的什么?”

    “涂黄色的边是长方形的什么?”

    “怎样求这个?首先要做什么?”(首先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边长。)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量这个长方形的边长。如果学生只量这个长方形的一个长和一个宽,教师要让他说明理由,并予以表扬;如果学生量4条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由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因此只要量出一个长和一个宽就行了。量完后再让学生计算。

    教师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拉开(如图):

 

    教师量出铁丝的长度,并说明围成这个长方形所用铁丝的长度和一样。

    2. 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谁能求出这个?”

    “再想一想,还有别的算法吗?”

    经过讨论,学生计算可能会列出以下几种算式:

    ① 6+4+6+4=20(厘米)

    ② 6+6+4+4=20(厘米)

    ③ 6×2+4×2 =20(厘米)

    ④ (6+4)× 2 =20(厘米)

    如果学生没有想出第4种,教师可以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成为两段。教师举起其中的一段提问:

    “这一段里有长方形的哪部分?”(一个长和一个宽。)教师再举起另一段提问:

    “这一段呢?” (也有一个长和一个宽。)

    “一个长加一个宽怎样列式呢?”(6+4)

    教师同时板书:“6+4”。

    “有几个‘长加宽’?”(有两个。)

    教师接着板书:(6+4)×2=20(厘米)。

    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7页例7。提问:

    “小红算得对吗?”(长方形有4条边,所有边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所以是对的。)

    小林算得对吗?”(两个长加两个宽也是。)

    小强算得呢?”(就是长与宽的和的2倍。)

    “这几种算法都是对的,想一想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三、巩固练习

    1.第107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以后请二三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2.练习二十六的第7题。可以同桌的两个学生一起做。量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不满整厘米的,看它接近多少整厘米,就按多少厘米来计算。课桌面的周长比较长,算完后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合多少米零多少厘米。

    四、选做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14*题。

    第13*题,做题时要提醒学生,摆每个图形要把12根火柴都用上。可以摆成的图形如下:

 

    第14*题,做题时可以先提醒学生理解这些图形周长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看清楚每个图形的周长是由哪几条线段组成的,再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五、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5、6、8题。(第5题、第6题、第8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0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