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解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3-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4—7题。教学目的:学会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的方法。教学难点 :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什么叫做呢?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二)、学习探索你会用什么方法呢?(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1、教学例2。出示例2: 3:8=15:X。“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教师板书:3X=8×15。问:“这变成了什么?”(方程。)这样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求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也应写“解:”(在3X前加上:解:)问:“怎样解这个方程?”教师适当补充(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作一个因数,因为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和解题的技巧:板书;X= X=40从刚才的过程.可以看出,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2、教学例3。出示例3: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4.5X=9×0.8问:“这个方程你们会解吗?”3、总结的过程。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大家回忆一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三)系列训练1、做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2、做练习一的第4、5题。(1)做第4题的第(6)题时,要提醒学生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做。做完后,选—二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求解的。(2)第5题。3、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8*、9*题和思考题    傲第8*题的第(1)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现在这道题是知道两个积相等,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外项,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内项.这样就能推出比例式了:如果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内项.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外项.世可以推出比例式。写完后,教师板书出来。如果把3、40作为外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3:8=15:40          40:15=8:33:15=8:40          40:8=15:3如果把3、40作为内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15:3=40:8          8:40=3:1515:40=3:8          8:3=40:15(四)布置作业 :完成P5第6、7题。 板书设计 :解  比  例例2:3:8=15:X。       例3:    = 解: 3X=8×15                 解:4.5X=9×0.8X=                           X=1.6X=4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6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