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国是哪个国家|青松(苏教国标本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教学要求】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 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 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 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 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 扩词。
    高()()()青()()()123

教材简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
  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时代背景:
  《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摘自《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60页中的“小资料”)
  这段简介通俗易懂,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事实上,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这首诗的出现,是多么鼓舞士气。陈毅元帅是在鼓舞人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学情分析:
  北方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设计思考:
  这首诗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赞颂自然意义的青松、二是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青松。本课的教学如果能达到疏通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与插图,通过诵读体会到青松的纯洁高尚这一层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高林生老师曾经在《水乡歌》的研讨贴中提到:在他们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设计时,做了适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练习册中提供的时代背景,读读背背中的情境图及教师的导语,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求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从而深入挖掘诗意,使学生的诵读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第一课时
  一、旧知导入
  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
  二、初读求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123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
  3、常规自读,圈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三、学习生字
  1、本课6个生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2、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一读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现在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
  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三、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四、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861.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