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赏析]《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小诗,它描绘了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乡下孩子特有的快乐生活。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情境;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境;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快乐;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悟,以悟促情。诗歌文字简略,极具跳跃性,如果能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发挥各自想象,定能激活课堂氛围,发展创新思维,对于突破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也有极大帮助。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通过情景导入、自读体会、语言发展、诗歌创作这四部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情景导入,激趣学习
课堂一开始,我就以自己的童年趣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几乎说了半节课,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这样让学生联想到乡下孩子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很自然地导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自主选择,细读体会。
诗歌的二、三小节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要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要求。首先课文二、三小节的写法基本相同,我就安排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几件有趣的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把它多读读,读有趣一点,如果你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一次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不但唤起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传统的教师“讲”为学生自己“读”。
3、语言发展,提高思维。
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三小节后,设计了让学生“学做小诗人”仿照诗句改一改,编一编,续一续等,并且经诗歌创作写在黑板上,最后再读一读,这又是一个积累和巩固、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诗歌创作“扶”的一个阶段,改变诗中的几个字,就变成了自己的小诗。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使学生在诗歌创作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4、诗歌创作,延伸教学。
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文只有四个小节,老师建议你们能将刚才说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趣的事创编成两句(也就是一小节),让这首诗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教师让学生在开启了思维之窗后,发挥各自想象,仿照例句,创作自己的小诗。
整篇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激情,以读促悟,以悟促情,以情促说。创设具体、生动情境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等手段,使学生在想象、创作等方面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愉悦和谐,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作用,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23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儿童诗。诗歌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但文字简略,语意上极具跳跃性。因此,我把训练朗读、积累语言、发展想象力、感悟诗歌意境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后者又是本课教学上的难点。在教学中我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一个“乐”字,以读、演、想、说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这次的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品读感悟
在学习第一节时: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幼小时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时的感觉,再抓住“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评价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在父母关爱下的乡下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从而把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启发想象 抓住诗歌的“空白”点
在理解第二节时,我抓住两个想象点:想想孩子们会怎样捉蝴蝶?捉到了蝴蝶,会编织什么美丽的故事呢?他们用草叶会吹出什么样的曲子?进行想象说话,学生思如泉涌。在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来指导朗读。之后,我对诗歌内容进行了拓展:
学完第二小节后,出示句子:捉几只萤火虫,能 。
几朵鲜花,能 。
学完第三小节后,出示句子:割一篮青草,撑圆了 。
撒一把米粒, 。
这样的训练,意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了他们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了句式,丰富了语言。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使学生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活学活用。同时,在训练学生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诗歌意境,体验诗歌的灵动。
三、读演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
低年级的孩子,最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最喜欢表现自己。于是,表演成了他们最受欢迎的课堂表现形式。我在教学第3节时让学生做做“挖野菜”的动作、演演小猪撑得圆圆的肚皮,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介绍乡下孩子是如何“逮鱼”的以及利用动作和语言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一串”这个词的意思。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老师的及时评价,进一步感悟乡下孩子的勤劳、能干,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体会出作者的思想,又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之顺利地实现语言的内化。123
四、尊重学生感悟 教师正确引领
在前三个小节的结尾,我分别出示句子:(1)这是一个 的乡下孩子。(2)这是一群 的乡下孩子。(3)这又是一群 的乡下孩子。从个体到群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来填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快乐的孩子……;这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快乐的孩子、能干的孩子、了不起的孩子……”老师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并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最后一段总结性的话语:乡下孩子,在这片大自然中,用自己的聪明和勤劳创造了童年快乐、幸福的生活。希望我们城里小朋友也能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我们的幸福童年。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定位。
五、重视写字教学 确保写字时间
低年级语文课堂,除了活泼开放、重视语言的发展、朗读的训练之外,识字、写字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前我查阅资料,发现除了“怀”的竖心旁与“心”有关以外“坏”其实在古代还有“土丘”的意思。在教学中我把这一知识点告诉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我留足时间(约10分钟),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除此之外,这节课也有值得我深思的一些地方。
1、在整堂课上,虽然我使用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以及自己表现出的快乐神情、并融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读,一起演,试图去感染每个学生,但收效甚微,可见我在课堂教学中在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方面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地做到文本、学生、教师这三者共振。
2、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方面也不够。在说话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语显得有些单一。对于一些说话紧张的学生,没有能很好的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待以后多学习,多积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542.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详细阅读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详细阅读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详细阅读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
22×5的歌声_22、歌声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