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_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2-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解】 

第一节:“乐呵呵地捉回”——喜欢之心;“喜滋滋地送给”——自愿之情。第二节:“会唱歌的蝈蝈”——一丝骄傲;“替我给您唱歌”——一片心意第三节:“看到”、“想起”——抓住生活中的矛盾,凸显愿望的深切。第四节:反复强调“我”的信心,体现浓浓的人情味,意蕴深长。 【目标预设】1.在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喜欢上这首押韵上口、语言优美的儿童叙事诗。2.借助课文的插图,感悟课文中富含意蕴的词句意思,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向往关爱他人的美好境界。3.会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意思,积累词语,会写生字“邻”和“领”。 【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中感受课文的优美,阅读的乐趣。2.难点:理解第三节语句中“我”的愿望,感悟“我”关爱“盲婆婆”的美好情感。 【设计理念】1.创设丰富的阅读体验,尊重和分享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感受。2.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辨和积累。 【设计思路】1.抓纲挈领:钱梦龙老师曾说:要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本课设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为主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朗读、感悟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或手段。2.面里寻点: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要尽量少讲,学生领悟不到之处才给说一说。本课在第三节中,设计“盲婆婆怎么可以看到呢?”这个思辨性问题,设计“婆婆还会看到什么?还会想到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这个想象性问题,让学生解读出“我”的许多美好愿望,体会到“我”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3.展翅飞翔:本课的文体和语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特别是在结尾“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之处的空白点,此处设计“省略号里省略了什么内容?”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多元化的解读,在思想的王国里自由飞翔,感受诗歌“物境”、“情境”、“意境”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题:“个性化”朗读1.出示课题个别读题。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你觉得课文的题目里有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3.教师根据学生重音的落脚点不同,指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盲婆婆”(强调送给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齐读词语“盲婆婆”,并师生板书生字“婆”。)“蝈蝈”(强调送的是什么,齐读词语“蝈蝈”。)“送给”(强调“我”对别人的关爱和帮助,齐读词语“送给”。)4.小结:读每篇课文时,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哪怕是一个短短的课题,你的理解和朗读也是不一样的。123【设计意图】从读出每个人心中的课题开始,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独特性,培养语感。 二、课文:“主题性”阅读第一节:“关键词”阅读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呢?(出示)“乐呵呵地捉回了   一只绿色的蝈蝈,”1.个别读第一句,并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结合朗读并副板书新词“绿”。2.看图片(课件或草编物件),看,绿得那么漂亮(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特别舒服、仿佛充满了生命力……)在教师不同的评价和导语中,不同的学生个别朗读。3.这么漂亮的蝈蝈,我喜欢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个别回答并朗读。(出示)“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板书:喜滋滋 乐呵呵 )4.谁能读出“我”对蝈蝈的喜欢?不同的学生个别朗读,结合朗读并副板书新字“邻”、“居”。5.你觉得这一自然段可以怎样来读?个别回答并朗读6.齐读。最好能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出对蝈蝈的喜欢和自己快乐的心情。 第二节:“感悟性”阅读这还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呢?(出示)“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1.个别读第一句,并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结合朗读并板书2.听叫声(课件音频)。听,叫得多么响亮(多么清脆悦耳、像唱歌一样动听、叫得让人心花怒放……)在教师不同的评价和导语中,不同的学生个别朗读。3.连用了两个“婆婆”,你想怎么读?(读出“我”的急切、我的高兴、我要急着告诉婆婆……)学生不同的回答,结合指导个性化的感情朗读。4.对呀,我要赶快告诉婆婆,我上学去了,有蝈蝈陪着婆婆,唱歌给婆婆听。谁来读?(出示)“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学生个别朗读。5.你觉得这一自然段可以怎样来读?个别回答并朗读。结合朗读并副板书新字“替”、“您”。6.齐读。最好能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出自己兴奋、快乐的心情。 第三节:“思辨性”阅读蝈蝈的歌声给婆婆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出示)“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1.个别读。结合朗读并副板书新字“领”、“童”、“难”。2.自由读。自己轻声读两遍,看有没有什么疑问?(“盲婆婆怎么可以看到呢?”)3.尊重学生个别交流的阅读体会,并结合各自的交流个别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结合板书。预设如下:(1)不是用眼睛“看到”,而是指用心感到;(2)不是指现在能看到,可能盲婆婆年轻的时候,眼睛是能看到的。(3)心里的快乐让婆婆像真的看到一样快乐……(板书:看到 想到 ) 4.小组内交流。想一想,婆婆还会看到什么?还会想到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5.小组代表交流,并结合指导小组朗读。6.齐读。盲婆婆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盲婆婆的笑声就是我的笑声,老师要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听到大家心里的笑声。 第四节:“多元化”阅读(出示)“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1.个别读。为什么重复写“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2. 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并结合各自的交流个别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多元解读预设:把快乐告诉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告诉婆婆蝈蝈的歌声会陪伴她;自己给婆婆带来了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心理感到快乐与自豪;很好的连接了上面和下面的句子;……3.“咯咯,咯咯,咯咯……”可能是盲婆婆的笑声,她笑什么?4. “咯咯,咯咯,咯咯……”还可能是……?并追问内容。(“我”的笑声;蝈蝈的叫声)123(板书:乐人乐己 )5.齐读。呀,多美的笑声,多快乐的笑声,他们笑了,我们也笑了。6.回扣课题:我仅仅是送给盲婆婆一只蝈蝈吗?(关心、快乐、回忆、美好的回忆……)齐读课文。让我们把这种美好、关心、快乐种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设计意图】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通过开放性、多元化的话题分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同时回扣课题,从终点回到起点,并有所开拓深化,关顾到了文本的整体性。 三、生字:“相关性”学习1.朗读黑板上副板书的本课9个“四会”生字。婆 绿  邻  居 替 您 领 童 难2.找一找两个字形比较相似的生字,寻找异同点。 生字 读音 字形 组词 邻 前鼻音、第二声:lín 左同,右为“阝” 邻居、相邻 领 后鼻音、第三声:lǐng 左同,右为“页” 带领、领导 3.指导书写。教师“田字格”内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书写。【设计意图】强调“正相关”,运用“正迁移”,突破二年级识字的难关:正确区别易混淆的字形在字义上的不同,从而学会正确地使用。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521.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