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赞扬了少年儿童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婆婆因“盲”而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而灰暗寂寞。“我”想到送一只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让寂寞的她听到蝈蝈的歌声“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液”“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真是一首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的好诗!
【设计理念】
以课文内容与要求为依托,才能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识字效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把一篇课文中要求认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难度大,效果差,因此,我们对怎样既落实识字,又不忽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设计思路】
全文围绕:在读课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如“盲婆婆”“蝈蝈”“送”,再依次展开。我是怎样关心盲婆婆的呢?理解时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想象蝈蝈的叫声让盲婆婆,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回想起哪些欢乐的往事?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渗透学生善良美的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
教学重点: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自身体验,课文诵读,感受诗中的那份童真,激起学生的爱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已经预习)
一、谈话导入
1. 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试着回去闭上眼睛做一些事的时候,你都遇到哪些困难呢?那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着急、难受、紧张、害怕……)
2. 小朋友只闭上了眼睛一会儿,就有了这么多的困难,那要是一个人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中,那她会怎样呢?(孤单、寂寞、难受……)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那如何品味语言,感悟形象,体悟意境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由于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遍,成为学生体悟课文的难点。因此,有必要抓住“盲”字,充分引发学生想象,为理解诗歌内容,走进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作铺垫。
二、找准链接点,走入课文情境。
(一)引出“蝈蝈”
1、引出蝈蝈,出示蝈蝈的图片(课件),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板书“蝈蝈”,读准蝈蝈
3、说说蝈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蝈蝈呀?(蝈蝈,那绿色的小东西,总在秋意浓浓的时候,不知疲倦地唱着,无忧无虑地唱着,那歌声永远透着一股欢乐,有时很有节奏,让你雀跃,有时没有任何节奏,听着让你很想走进草丛去,探一探它们的世界。)12
(二)引出“婆婆”
1、出示婆婆图片(课件)看,这是一位——
2、板书婆婆,指导写法。在课文纸上写一写婆婆。
3、读准婆婆
(三)引出“盲”
1、小朋友,仔细看图,这位婆婆双眼看不见东西,是一位盲婆婆(板书“盲”。)
2、教学盲。
(四)引出“送给”
1、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
2、我们的世界真美呀!可是,这位婆婆失去了双眼,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盲婆婆的心情——
4、幸好,这位盲婆婆有一位好邻居(课件插图和词语“邻居”):
(1)读好这个词。(2)理解邻居。
5、这位好邻居送给盲婆婆一只蝈蝈呢!
(补全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想题目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让学生就题目充分提问,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这对把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大促进作用。紧接着带着悬念倾听范读课文,给学生思考空间,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感知。
三、初读感悟,打好根基
(1)读生字
①请学生读生字,如果读准字音,如果读对了那么全班其他小朋友跟着读。
(2)读词语读词语理解部分词语
喜滋滋:欢喜的样子
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欢喜和快乐
童年:儿童时代
清波:碧清的水
(3)读句子
述:我们再读一读这首小诗,老师的要求提高了,读通句子,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你们觉得哪句最长,比较难读,指名读长句子
①最长的句子也读通顺了,你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生自由读
②这是一首儿童诗,每小节之间会空一行,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小朋友们真会读书,句子读通顺了,小诗自然也就读通了,你们学的真认真!(4)小朋友们读得可真棒,师范读课文生欣赏课文动画
① 同桌互读感悟
② 男女生分节朗读
③ 齐读
感悟:为什么“我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你有没有做过一些帮助别人的事呢?
【设计意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活泼明快的儿童诗,语言简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对于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好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却也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注重抓关键词句,让孩子谈感受,加深他们的体会,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婆、绿、邻、居,重点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书空,说出笔画,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写的好的字,让学生学习
(4)给生字组词
【设计意图】小学写字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落实低年级写字教学中的每一项细节,他们就一定能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字来,从而提高写字的综合素养。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好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又密切相关,因为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
12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516.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详细阅读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详细阅读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详细阅读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
22×5的歌声_22、歌声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