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赏析_《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歌。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第二、三小节是课文的重点,理解上的难点是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课文配有插图,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帮助他们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在朗读、想象中体验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三、教学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开门见山,直接理解题义并由此带出诗歌最后第四小节的学习,读好感叹词“哦”。
理解第一小节的两句话时的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注重读好词与词组,运用动作演示理解词义,由词到句使课堂充满情趣与生机
最后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感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同时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
 四、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及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抄写了课文的小黑板、卡片,课文插图。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义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很美的诗歌,师先写“孩子”,问:大家看到这两个字,马上会想到这首诗歌写的是——齐答(孩子)。师再写(乡下)问:在前面加上“乡下”,告诉我们什么?(写的不是城市里的孩子,而是乡下的也就是农村的小朋友。)
2、齐读课题:4 乡下孩子
3、乡下孩子是哪里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师:乡下孩子,一起读(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可能提问什么叫旷野)
4、点出“旷野”这个词,理解并读好它。(空旷的原野。)
5、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乡下孩子的意思了吗?
在理解和明白一件事以后,我们常常用点头或者感叹词(板书“哦”在课题之上)来表示,谁来试着读好这个“哦”?(提示学生在自言自语的时候,在告诉别人的时候)
5、指导读好诗歌第四小节:哦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二)、观察插图,指导说话
过渡: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他们长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乡下小姑娘。
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脸部表情到手的动作来观察,老师及时指点把话说的完整生动。(小结:乡下小姑娘细长的眉毛下忽闪着一双又圆又黑的大眼睛,乌黑油亮的头发扎成了两条长长的辫子,辫子上还戴着两朵自己摘来的野花。她左手挎着一只小竹篮,右手指着飞舞的蝴蝶,乐得笑开了花,好象在说:“小蝴蝶,你真漂亮呀!)”
(三)、导读课文,感悟诗意
 过渡:从图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乡下孩子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间是多么的开心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吧!123
1、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老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指导分好诗歌小节。
3、小朋友,你喜欢这首诗吗?请大家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再练一练,呆会读给大家听。
 (1)小黑板出示第一节: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黄粉笔画出“欢唱的黄鹂”与“盛开的野菊”,读准读好这两个词组。
 你们知道黄鹂是什么吗?这里“欢唱的黄鹂”与“盛开的野菊”指的是谁呀?
 (乡下孩子的嗓音清脆响亮,像欢唱的黄鹂一样动听;乡下孩子活泼可爱,像盛开的野菊一样美丽。)
红粉笔点出“怀里”,指导读好这个词。
小朋友,请你把自己的怀里指给老师看看。怀里就是胸口,从“怀里”与“胸口”这两个词我们知道乡下孩子常常被妈妈(师做抱的动作),被爸爸(师做背的动作)。让妈妈抱着,让爸爸背着的时候,乡下孩子是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送你们一个词“幸福”。
  让我们带着幸福的感受读读这两句诗。
小朋友,你也有过这种感受吗?谁来仿照这两句诗说一说。
 出示: 曾是妈妈怀里__________ ,曾是爸爸背上________________ 。
 过渡语:乡下孩子不仅活泼可爱还很聪明能干,请小朋友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乡下孩子聪明的一小节来读给大家听。
 (2)、小黑板出示第二小节: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用黄粉笔画出“一只蝴蝶”与“一片草叶”,指导读好“一”的变调。
 用蓝粉笔画出“美丽的故事”与“动听的歌曲”读好这两个词组。
 美丽的故事是哪来的?动听的歌曲是哪来的?乡下孩子没有童话书,但看到一只蝴蝶就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乡下孩子没有乐器,但采一片草叶含在嘴里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乡下孩子。(乡下孩子真聪明啊!乡下孩子真能干啊!乡下孩子真可爱!……)
 让我们带着夸奖的语气来读读这两句诗。
 过渡:乡下孩子不仅活泼可爱、聪明美丽,还很热爱劳动,像小蜜蜂一样非常勤快,谁来把第三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
(3)、出示第三小节: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用黄粉笔画出“一篮野菜”与“一串小鱼”,指名读好变调“一”。
 “一篮野菜”与“一串小鱼”是哪来的?
随学生回答用红粉笔点出“挖”与“逮”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并读准它。
 乡下孩子挖野菜、逮小鱼干什么呢?随学生回答用蓝粉笔点出“小猪”、“猫咪”、“馋嘴”,指导读准这几个词。
野菜把小猪的肚皮给“撑圆了”,小鱼把馋嘴的猫咪给“乐坏了”,从这两个词,我知道小猪吃得怎样?猫咪吃得怎样?
 指名读这一节,评议,师范读,生齐读。
 (四)、激发想象,迁移运用
1、小朋友,乡下野外的风景多么美丽,乡下孩子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你的生活有趣吗?如果你去乡下,想去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摘一篮野果,_______________ 。
 捉一只蝈蝈,_______________ 。123
 “......”
2、  采一束野花、捉一只蝈蝈、摘一篮野果、逮一只蚂蚱想做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吗?
例:拾一把稻穗,谗坏了骄傲的公鸡。乐坏了可爱的小公鸡。撑圆了公鸡的小肚皮。
割一篮青草,乐坏了漂亮的白鹅。喂饱了可爱的小白兔。乐坏了活泼的小山羊。
唱一支山歌,逗一逗爱叫的小花狗。
采一束野花,打扮妈妈的房间。打扮自己的小辫。
抓几只蚂蚱,逗乐了可爱的小狗。
钓几条小鱼,撑圆了小猫的肚皮。
捉几只蝴蝶,忙坏了顽皮的小弟弟。
3、引读整首诗
 (1)听了小朋友那么多有趣的事情,老师真想马上到乡下走一走,到田野里听一听小鸟的歌唱,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小朋友,你们想吗?(想)那么,让我们一起去吧。用手指点好书,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一起美美的读一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小朋友,乡下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真令人羡慕。放学后,我们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去乡下看一看、走一走,把许多有趣的事情仿照课文编成诗歌。

附学生仿写诗歌一首:
曾是妈妈怀里
唧唧喳喳的小鸟,
曾是爸爸背上,
活泼调皮的小猪  。

采一束野花,
引来了美丽的蝴蝶,
折几条柳枝,
能编成美丽的花环

割一蓝青草,
喂饱了小羊的肚皮
捉几条小虫,
乐坏了下蛋的母鸡

哦,
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教学后记:
  初步定自己的教研课为《乡下孩子》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怎么教,也不知从何着手。细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也完全有内容可供挖掘。经过反复推敲,设计了如上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上过之后,自我感觉良好。第一部分较为巧妙地把诗歌第四小节的内容溶入了进去,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题义,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课文最后一节。精彩处为第一小节的教学,特别是对“怀里”这个词的处理,一下子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起来。从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态度与甜甜的动作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钻在妈妈怀里撒娇,爬在爸爸背上撒野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在第二小节学完的基础上再学习第三小节,学生的热情稍稍降低了一些,原因是两小节节奏相仿,但学生在最后的迁移运用中,想象依旧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173.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