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的国_赠汪伦(人教国标本教案、教学实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8-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
     课件(1):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课件(2):出示李白简单介绍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
   1、看老师写课题。强调:赠板书:赠汪伦
     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
   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
   3、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
   4、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
   1、课件(3):出示古诗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1、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
   5、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5: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什么呢?(课件6:重新出现古诗)123456789
  教师介绍,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快。
    (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来?
    (7)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6、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7、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1)教师指导:你们知道吗?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扬激越,或是轻松欢快的。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李白不禁又想起了……
    (2)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惊喜。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惊喜的语气?
    (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
    (4)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
   8、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
   9、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
    (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
    (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
  五、扩展延伸
   1、同学们,这番离情别意是那样的熟悉,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我们似乎又看见了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又听见了他那深情的吟唱……
     (课件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123456789
     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齐读)
   2、我们又仿佛看见了李白送友人一直来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
     (课件8:送友人诵读)
     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
     (齐读)
   3、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课件9:推荐阅读)
   4、像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5、引导学生朗读、欣赏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
    (2)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今日分别,来日必会有重逢的一天,就像这原上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
    (5)元二是王维的朋友,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借一壶独酒,送友人西出阳关……
   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
    (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10:古诗)
    (2)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

  板书设计:
             李白  赠汪伦
               水深
               情更深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六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设计思路
  本课以“理解诗句,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主要尝试有: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读,理解诗意。
  2.通过关联词语和句式训练,深入理解诗句,体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3.课内插入课外阅读材料,扩充阅读信息,破疑解难,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再现友人离别时依依惜别的场面。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5.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有感情诵读古人离别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进行再创作。
  教学流程

  一、系统归纳,温故引新。
  上课伊始,出示李白画像,接着提问从入学到现在你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作品?课外还读过他的哪些诗?自然引出新课。这样,便将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对李白诗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小结。123456789
  二、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文中注释及字典讲解词义,然后运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意”、“调换词序解句意”等方法理解诗句。同时把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标注出来,最后上台汇报自学情况。抓住“踏歌”这一学生难于理解的词语,通过两组节奏不同的儿童歌曲帮助学生领会”踏歌“的艺术形式。
  【多种形式的唱、听、说,以达到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资料补充,突破难点。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要想体味其深层内涵,必须填补其中空白,充实完善诗歌的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因此,教师需在此处安排一段小插曲,请学生屏幕阅读,同时配乐: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已听说汪伦是一个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
  然后提问:“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这样不仅扩展了阅读,而且激发了继续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层认识。有了这一基础,再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容易多了。】
  教师可进行如下设计: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一种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用什么关联词来表达更为合适呢?(即使……也……,哪怕……也……,就算……也……,纵使……也……)
  2.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做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全村人踏歌送行,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感动呢?那么,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这两句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表现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可改为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
  3.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吗?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行连起来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说?
  【由于有了生动的故事充实诗歌内容,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真正进入情动辞发、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情境表演,时空延伸。
  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他们再现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感人场面,学生便会更加兴奋异常。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叶扁舟停岸待发,大诗人李白雄姿英发,风流倜傥。这时请学生选择合作伙伴,自由表达。
  鼓励学生把自己融入情境之中。说真话,表真情。如:“李白兄且慢走,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汪伦兄,请留步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名诗诵读,课外延伸。
  人生自古伤别离,古代的离别诗或缠绵凄婉,或开朗豁达,你喜欢哪种呢?请朗诵一首给大家听。(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六、即兴创作,表达真情。
  同学们,同窗共读已六载,转眼已是分别时,临别之时,你是否也想赋诗一首赠给你的母校、恩师或学友呢?此时,已是文到情成,六年的同学之情正如澎湃的波涛喷涌而出。123456789

  附:小学生当堂所作诗两首:
      求学六载将远行,
      遥闻校园读书声。
      友情好比千尺水,
      难忘同窗离别情。
                 云行千里遥,
                 江水一瓢饮。
                 清馨万事缘,
                 知心永长留。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尽情地读,任意地写,不断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25、古诗两首》,齐读。
  谁知道是哪两首诗?生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赠汪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介绍诗人及汪伦、诗的背景
  1、“赠”是什么意思?(送给)
  2、谁写诗赠送给汪伦?(李白)你了解李白吗?指名交流。
  那汪伦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谁来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
  3、李白为什么写诗赠给汪伦呢?这里有个小故事,请你们自由读一读。读完后,我请你们来说说原因。
  生自由读,交流。
  *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4、过渡: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初读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词检查。
  (2)、指名读诗,其他学生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了解诗意:你读懂了什么?
  四、精读诗句
  1、过渡:那么,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自由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把有关的内容画出来。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4、指名交流,补充。
  (1)一、二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①“欲”什么意思?
  ②“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
  ③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
  ④谁能有感情地把这两行诗读出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2)、三、四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两人感情深厚?
  (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你是怎么体会的?
  (“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
  “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
  “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
  ②谁能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交流。
  ③感情朗读。
  ④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
  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
  同桌练习,指名演。123456789
  5、配乐背诵。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五、拓展小结
  1、世间离别情万中,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还找了一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师读其中一首。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一些离别诗,我们在班会课上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读得好?
  2、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让它为我们放飞友谊的航船。齐诵《赠汪伦》。
  六、布置作业
  改诗送给朋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123456789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辅板书:
          

教学实录

一、质疑导读
  板书“李白”(旁打?)师:谁能把想到的告诉大家?生如数家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诗人;
  生:他的祖籍在今甘肃秦安附近,五岁迁居四川江油县,还可算是我们老乡呢!(众笑)
  生:李白留下了上千首诗篇,有《静夜思》《蜀道难》、《秋浦歌》……
  生:我们学过《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即兴背诗)
  师:孩子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生齐呼:《赠—汪—伦》(抽生板书课题,给“伦”注音,并教读)
  师: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生:“赠”就是“送”,“汪伦”是“人名”。
  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一一提出:我想知道汪伦和李白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李白会写诗送他?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
  设计思路:运用“立体教学模式”“提问式”开讲艺术,将学生从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向新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立体探究
  师:孩子们提了不少好的问题,在学习诗歌时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生齐:自己解决!
  师:行!老师有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现在推荐给大家。
  出示“学习建议”:自由组合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限时八分钟。
  1、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2、绘画法:选择自己有理解的诗句作画(注意不与插图雷同),并作解说;
  3、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诗句做深入研究,结合所查资料仔细玩味,写出体会。
  (生自主合作学习,师巡视、参与)
  设计思路: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画画、说说、写写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师:刚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
  生:还是我们朗读组的先来吧!然后较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又一生自告奋勇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还有谁愿意来挑战他?
  生:我是绘画组的,但我认为读不该是朗读组的专利,大家请看这幅画——他边指图边解释道:李白乘船要离开的时候,听到汪伦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他满脸惊喜地转过身来,所以第二句诗该读出“惊喜”的语气。(范读)
  师由衷赞叹:你不仅画得好,说得好,还读得棒极了!(热烈的掌声)
  生:他的理解与我们领悟组的不谋而合,我们认为,可能头一天汪伦说今天有事不会来送行了,李白才独自一个人乘船离开,他的心里也许有一点忧郁,“忽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了他看到汪伦出现时惊喜万分的心情。
  (师来不及鼓励)一生:我有个问题,李白本是汪伦请去的,可为何李白走时汪伦却不去送别呢?
  师暗暗佩服:是啊!老师也想不明白。
  生: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123456789
  生:我认为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象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众笑)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忽闻”体现的正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师作出肯定,并顺势指导读出由忧而喜的情感变化。)
  师:(播放前两句诗的情节动画)假如你是李白,在一‘忧’一‘喜’之下,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想到这一段时间以来汪伦对我的种种好处,不由得心潮起伏。
  生:我想到:汪伦是个多么淳朴善良、热情友好的人啊!……
  师:愿意以什么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感受?(生自发品读,书声朗朗。)
  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尽力做到了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
  师:作为一代文豪的李白,因此脱口而出——
  生齐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我认为这首诗后两句该这样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应该读重音,才能表示汪伦对“我”的情意深。(指名反复试读)
  师:千尺是多深?(学生刚在数学中学过度量,沉默片刻后)生一板一眼算出:1米=3尺,1千尺=333.3米……。
  一生接过话头:我们上次量过了,我们教室的高是4米,1千尺相当于84层教室那么高的楼房。
  师:桃花潭真有那么深吗?
  生迫不及待:我知道桃花潭并没有那么深,这是‘夸张’的写法。
  师:真聪明!那为什么说‘千尺桃花水’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略一思忖,说:这里又用了‘比喻’,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比作桃花潭的水深。
  生:“不及”就是“比不上”,先突出这桃花潭水的深,再说明比不上汪伦的情意深,以此表现情意的深厚。看看图中二人抱拳相向,就可体会他们依依惜别的深情了。
  生:那么“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深千尺”也应读重音。(师肯定其说法,师生练读。)
  生: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第一行诗写的是“李白”,而第四行诗却变成了“我”,这是为什么呢?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李白”是别人对他的称呼,这里是采用三人称手法来自称。
  生:我认为后两句诗用“我”便于直接抒发感情,更显出感情的真挚。
  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抒情,叙事时李白将自己冷静地置于三人称,而汪伦的突然出现和特殊的送别方式使李白的心受到强烈震撼,感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转换成“我”是感动之余情到深处的结果。
  生:所以我认为“桃花/潭水/深千尺”语调该稍高,“不及/汪伦/送我情”该略降,才能体现出李白和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同时给人语意完整的感觉。(范读)
  师:大家都知道怎么读这首诗了,老师准备了一段乐曲,你们在优美的伴乐下尽情地朗读吧?
  (师播放录音带《送别》,抽生朗读、背诵全诗。)
  设计思路:子曰:“不悱不启”,教师应做好学生求知路上的引导者,适时启发、适势启发,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深千尺’‘不及’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结尾孩子的顿悟便如水到渠成,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三、评价归纳123456789
  (师生共同对学习方法、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完成板书设计。)
          赠汪伦(lún)
      李白(?)
  将欲       深千尺(升)
      忧郁   惊喜  不及(感动)
  忽闻       送我情(降)
  设计思路:将归纳与板书有机融合,对本课进行梳理、回顾,概括、总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整的知识。

  四、训练迁移
  抽出“优”“中”程度的两位学生,询问他们:今天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师归纳其意见,让其余同学自由选择一两项作为家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能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课外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抽时间与同学交流;
  4、为《赠汪伦》写续篇(可采用诗歌形式),也可改编故事或制作连环画。
  设计思路: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体设计思路:
  《新课标》对三、四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切忌逐字逐句串讲支解。本设计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合作伙伴、学习内容、探究方式,到作业设计都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有效利用音乐、绘画、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研自得,借助想象、入境悟情,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的确,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就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板书简洁、明了,为这一设计意图做了较好的诠释。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533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