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案例]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8-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实况】
  上课了,老师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程序,引领学生学习苍耳妈妈是怎么让自己的娃娃四海为家的。老师将课文第三节内容通过计算机和液晶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老师首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然后问:苍耳妈妈用了什么好办法?
  生: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师:你们瞧,(出示实物:苍耳子。)这是苍耳娃娃,大家摸摸,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苍耳硬硬的。
  生:我还觉得苍耳身上带着好多刺,挺刺手的。
  生:苍耳真像一只很小的刺猬。
  师: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衣服就叫铠甲,硬硬的。所以说苍耳穿的是带刺的铠甲。
  当学生理解了什么是铠甲后,老师请学生把课前带来的长毛绒小动物玩具那出来。许多学生踊跃举手:“我带来了!我也带来了!”“我带来了小兔。” “我带来了小熊。”“我带来了小猫。”老师望着台下那一双双小手,显得很兴奋。接着问:“谁愿意从苍耳身边走过?”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愿意!我也愿意!于是,老师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请三位学生拿着“小动物”从苍耳“身”上走过:
  现在你们就是小兔、小熊、小猫。你们想到哪儿去?
  “我想到清清的小河边去。”“我想到茂密的森林里去。”“我想到美丽的田野里去。”学生抢着说。
  “那你们从苍耳身边走过,苍耳娃娃被你们带到了哪儿?”老师接着问。
  于是三位学生分别拿着“小动物”从苍耳上走过,边走边说:“苍耳娃娃就被我带到了小河边。”“苍耳娃娃就被我带到了我最喜欢的森林里,我要让它们在森林里长大。”“我从苍耳身边走过,苍耳娃娃就被我带到了田野。”老师兴奋地望着这一幕。
  这时一位学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没有带‘小动物’,但我可以自己扮演小刺猬。我也想从苍耳身边走过。”这时学生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师。其他小朋友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小朋友。
  按照教学环节,学生已经用小动物演了角色,该往下教学了。但孩子的心灵是很纯真的,他们想活动的愿望谁也抵挡不住。为什么非得有小动物才行,学生本身不就可以扮演小动物吗?再说,刚才只有三位学生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还只做了旁观者,何不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这一体验活动中呢?主意一定,老师便问:还有谁也想从苍耳身边走过?“刷!”全体学生的小手都举了起来。“好,现在,你们就是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站起来,大家都从苍耳身边走过,边走边说,苍耳被你带到了哪儿?”于是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个个饶有兴致地演了起来。看着学生兴奋的神情和动作,老师欣慰地笑了。
  老师最后说:“课文中说只要──”学生马上接着说:“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简评】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置换、观察、想象”等体验性活动,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他们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获得大量鲜活的阅读信息,在身临其境中去阅读,去感悟,去创造。案例中,教者从通过小动物玩具去体验到孩子们亲身去体验的教学过程,明白了体验首先应是学生主动的体验,而且是全员的体验。孩子们只有经过了自主的体验与探究,才真正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种角色在活动。当他们有了这样的主动的体验后,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12
【思考与讨论】
  以上教学过程,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创设利于儿童主动体验的活动环境,让儿童自主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教学内容。其次通过实物、音乐、画面等效果去创设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感觉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在活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与几个孩子的体验。就像扮演“小动物送苍耳娃娃去安家”一样。全员的体验活动不仅学生乐于参加,而且对教材中的“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这样较为复杂的关联句式也能迎刃而解。然,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一定要引起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体验。“我感觉苍耳娃娃硬硬的;我发现苍耳像只很小的刺猬。”这样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化。
  最后要将体验作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不同的个体对于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引起不同的体验,从而丰富着不同的个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观察、表演、想象中的不同感受,积极引导,让孩子进行创造性语言训练。教会学生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应当成为学生语文主体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5336.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