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册识字4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8-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本篇教学设计荣获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没的农村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课文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注意,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本教材介绍植物生长常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教学时可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资源,自制成直观教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手段上,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具,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难点:
⑴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导入
同学们,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千姿百态的植物,那里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
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配乐动画,教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从刚才的画面中,你认识了哪几种植物呢
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pú蒲公英,cāng苍耳,豌豆.齐读词语.
⑵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蒲,苍"两个生字 (提醒学生勿把"蒲"字写成左右结构)
⑶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默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用铅笔画出记号,读准生字词的字音.
5,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贴上" " ,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1234
6,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共同评议.
7,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在多音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黑板: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先认读"得"的三种不同的读音"děi,dé,de",再读句子,选音节注音,最后齐读这三句话.
8,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多音字 (为,降,乘……)画上记号,并给这些多音字组词.
9,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互助互学,人人参与,不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三,识记字形,练写生字
1,识记生字
⑴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
⑵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比比谁的方法好.
⑶全班交流.
⑷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再次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
⑴让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了.
⑵教师重点指导:
①"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
②比较"洼"和"娃"的字形.
⑶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孩子""四海为家""旅行"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时注意停顿和问句的读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 学生自由试读,评议后,再齐读.
五,布置作业
访问家长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生长环境及课本以外的植物传播种子的例子.
【设计意图】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抓住文章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详)
一,课前准备: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山野采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
二,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师举图,生举标本并呼名——蒲公英,苍耳,豌豆,师贴图)
2,同桌展示采集的标本,说说这些植物的名称.
3,指名介绍自己采集的标本.
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蒲公英,苍耳,豌豆,指名学生上台前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全班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贴图识字,让学生再次与生字见面,并复习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5,引入课文: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些植物妈妈呢 说了有关它们的什么事 请五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标本.
6,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读完后,组员之间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品读感悟
1,说蒲公英
⑴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请喜欢蒲公英的同学一起读读第二节.
⑵让学生拿起蒲公英轻轻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⑶全班交流:刚才给蒲公英吹气时,你看到了什么情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拿起蒲公英标本,边吹气边引导学生理解:风一吹,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空中飘落下来了.(教师相机板画: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描述 引导学生说出:"纷纷".1234
⑷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纷纷"这个词,试着用"纷纷"说一句话.
⑸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打算到哪里去玩耍呢
⑹指导朗读:
①教师渲染气氛:蒲公英娃娃们,我们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了,远方有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遐想朗读第二节.(引导学生用较轻较慢的语调朗读.)
②哇,微风一吹,你们终于可以离开妈妈,到处旅行了,好开心呀!(生读)
③蒲公英娃娃们,你们勇敢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高空中飘落下来了.(生再读)
④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齐读第二节.
⑺教师小结:(手指板书)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能借助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去旅行.
2,说苍耳
⑴师:认识了蒲公英妈妈,我们一起去找找苍耳妈妈.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同学读读第三节.
⑵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谁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呢 画出相关的语句.
⑶让学生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
⑷让学生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画:兔子)
⑸苍耳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办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耳妈妈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说豌豆
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四节,教师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第四节.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
③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⑵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⑶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豌豆便弹射出来.同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板画:太阳)
⑷出示句子: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 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等方面去思考)
②指导学生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高兴的心情.
4,试着根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采集了哪些植物呢 能说说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其他植物标本,边展示边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鬼针草宝宝只要挂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芭乐的种子被贪吃的小鸟带到远方;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 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
3,师: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察,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编出了不少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 (学生畅所欲言)
4,齐读课文第五节.
3,教师总结: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们做细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现象.1234
【设计意图】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五,布置作业
课外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标本制作成一张小卡片,并写上自己编好的儿歌.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风 吹
蒲 公 英

皮毛挂
苍 耳
太阳晒

豌 豆
【作者简介】
杨柳莺,女,文化程度大专.2003年分配到漳州市浦南中心小心任教.在教学中,结合农村的教学资源,自制教具,开展有农村特色的课堂教学.同时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大胆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追求开放,灵活,个性张扬的语文教学风格,让学生在享受语文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2004年执教的《可爱的草塘》获学区教学比赛二等奖.2005年撰写的《丰收的渴望》入选芗城区"课改"办公室和漳州市进修学校联合主编的《教育叙事》.论文《开发农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收入学校《教育教学论文汇编》.本教学设计获学区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简评】
漳州市实验小学 廖亚瑄
本课教学让我们看到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风口浪尖上撞击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本课精彩之一:
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间,山野去.学生对照课本知识采集各种植物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眼观,手摸,发现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奇特办法,心中必涌动起涟漪,禁不住要讲述自己的发现.同桌展示,全班交流,原本不善言辞的学生也畅所欲言,看似简单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精彩之二:对比发现是学习,提炼语言的好办法,许多老师都采用,但往往只注意表面,不作深挖.设计中执教者就"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发现句子的优美之处(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感受豆粒儿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精致和微妙.
精彩之三:活学活用文本.课文是学习语文的范本,学习是为了运用.本课设计了让学生把采集的植物做成标本,并仿造课文写一首儿歌,或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该植物.这一设计独具匠心,一方面可以使文中的句式在活用的过程中得以内化;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乐于探究之情.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533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