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展示课设计和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8-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通过情境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的语文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这篇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再说课文中介绍的植物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把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了解植物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苍耳实物
2.学生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春天到了,跟着爸爸妈妈去大自然中旅行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可是,植物妈妈也给她们的孩子准备好了旅行的礼物。让我们坐上动力快车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学生读题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通过范读,整体感知
1.孩子们,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办法呢?请听——(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的《童年》
师:刚才,你们认识了哪几种植物?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词语:蒲公英、苍耳、豌豆。
3.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名字
4.教学生字:蒲  苍   豌
让学生知道蒲和苍是草字头,豌是豆字旁
课件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图片,认识这几种植物。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这三个植物妈妈都用什么办法呢,你来读读这首有意思的小诗,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字词。
大家一定被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吸引了吧。看,植物妈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呢。请看——
课件出示:
(1)句子(教学多音字:“得”“为”的读法)
①孩子就得(děi)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②粗心的小朋友却得(dé)不到它。
(2)认识新词:
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啪的一声   炸开  蹦着跳着  观察  知识
①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②区别“娃”和“洼” (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娃”古代把女孩称为“娃”,因此是女字旁,有水的小坑叫洼,所以它是三点水)123456
③在书写时,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吗?(“娃”左右相等,“洼”左窄右宽,右边都是两个土。)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师生合作读小诗:现在你们就是植物妈妈,(指名4个同学:你是蒲公英妈妈,你是苍耳妈妈,你是豌豆妈妈,就请你来读第五节,表扬这些植物妈妈)老师读第一节。(评价学生的朗读,以读正确、流利为标准。)
三、潜心品读,感受美和趣
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方法呢?让我们先来到蒲公英妈妈的身边。
(一)学习第二节
1.(课件出示第二节诗歌的内容),师(问一个学生):告诉我们,你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学生:降落伞)
2.(出示蒲公英飘着的静态图)看,蒲公英轻轻飘在空中,多像降落伞。
3.咦,它怎么不飞呢?(学生:因为没有风)是啊,哪怕微微的、轻轻的风也行呀!(动作演示,用嘴轻轻地一吹),(动画演示蒲公英飘动,然后是一朵接着一朵的样子)蒲公英宝宝,你出发,我出发,一个接着一个出发了,大家都出发,这就叫作——纷纷出发。
4.小小的蒲公英接二连三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飞呀飞,会来到哪里呢?
课件出示句式:蒲公英飞呀飞,飞到了(    ),(    )就是它的家。
5.蒲公英飞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它们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繁殖着一代又一代,它们的身影遍布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蒲公英妈妈真是了不起,让我们来夸夸她吧!(学生有感情齐读第二节)
(二)学习第三、四节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学生回答:风),那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自己赶快读读第三、四节。(学生自由读第三、四节)
2.老师这里有一些苍耳,请大家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苍耳的身上有刺,会扎人)
3.是啊,苍耳的全身都长满绿色的尖尖的小刺,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带刺的铠甲。(学生接着回答)
4.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课件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你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5.小苍耳,你碰到谁了?带你去哪里?你觉得怎样?请你来读一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读)
6.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现在,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呢?(动物),那豌豆妈妈有什么绝招吗?
7.谁来说说豌豆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板书:太阳)
8.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豆夹就这样被炸裂了,怪不得“炸”是火字旁呢?(动画演示,太阳照射下,豆荚炸裂,豆子弹射而出)
这豆子跳得多么——多么——(开心、快乐、兴高采烈、迫不及待……)
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谁来读一读后两句话。(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9.小豆豆们,你们离开了妈妈,来到新的环境,你们此时此刻心情如何?(高兴、快乐、兴奋……)把你的这份心情融入到诗歌中,做一颗快乐的小豆豆吧!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连起来读读。123456
四、总结内容,背诵积累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现在你能来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苍耳靠(    )传播种子,豌豆靠(    )传播种子。
2.我们从这首优美、有趣的小诗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弹射传播种子。让我们把它们记在心中吧!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一节记一记,孩子们快快准备准备吧。
3.检查背诵情况。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孩子们,植物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段话,想考考大家,你能行吗?自己先试试。
课件出示:植物要旅行,各有各的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儿轻轻吹过,娃娃们就纷纷出发。苍耳妈妈让动物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你去仔细观察,你会得到更多知识。(本段话包括了本文要学的生字。)
2.师:我们就把这节课学过的知识记住。写“识”
六、说话练习,语言实践
1.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两句话都有“只要……就”)
课件出示句子:只要风儿轻轻吹过,蒲公英娃娃就纷纷出发。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苍耳娃娃就能去田野、山洼。
2.你能不能用上“只要……就……”来说一说小豆豆吗?
3.你还能说用上“只要……就……”来说一说别的人或事物吗?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有关的作业。
2.搜集有关其它植物传播的方法。
3.把诗歌的第二、三、四节背给家长听。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苍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       
                  豌豆      晒太阳             太阳(弹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首先我们来听写几个词(听写第一课时学过的新词)
2.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是又多又奇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们办法。(配乐背诵第2-4节。)(123456
二、品读开头,提升情感
1.植物妈妈都有各自的办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歌的第一节告诉我们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第一节内容)。
2.读了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讲到的内容进行随机的指导。
句子一: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要点:让学生知道句子中的“孩子”和“四海为家”
如师:像这样,种子们来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这就是——四海为家。
师:植物种子们,我们已经长大了,要独立了,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就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第一句话。(请几位学生,带着他们的独自的感受朗读)
句子二: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要点:让学生知道这里的旅行指的是“传播”
3.师生互动,引读诗歌,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师——别急别急,植物妈妈都有各自的好办法呢?(请一位学生)蒲公英妈妈,你的孩子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生——我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我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三、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不光这些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妈妈有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先说,老师提供一些资料:葡萄、凤仙花、椰子、荷花、樱桃、石榴、柳絮、喷瓜,喷瓜是属于喷射传播,这种传播很少见,教师可以特别指出)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吧。
课件出示:      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                  。
         只要                ,
         孩子们就            。
3.学生自由说,指名学生说。
4.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察、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编出了不少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学生畅所欲言)
四、研读结尾,总结全文
1.是啊,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秘密,怪不得说——(出示第五节,引读)
课件出示: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师:边问边出示句子:_________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它。(学生回答后再出示词语:细心)
2.教师总结: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去探索大自然中更多秘密,你将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五、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一)教学“已、甲、豆、纷、经、如、好”7个生字的书写
1.运用你们会观察的眼睛,这几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音乐《d大调》中练写,教师巡视指导123456
4.评价学生的书写。
(二)出示作业超市    
必做题:
1.抄写aabb的词语,课后题第二题
课件出示: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说说笑笑        快快乐乐
(1)读词语,
(2)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抄一抄。
2.完成作业本中的有关作业
选做题:
1.我是小诗人:我会试着把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按课文样子,编一首诗歌。
2.我是朗诵家:我会把自己喜欢的几节诗歌有表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3.我是小画家:我能把学过的诗歌画下来,布置教室。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仔细观察
                  苍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             发现秘密
                  豌豆      晒太阳             太阳(弹射)     得到知识
                    ……

教学反思
从现代诗歌在小语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现代诗歌的教学并不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但优秀的、程度适宜的现代诗歌对培养学生语感、美感、积极健康的情感及文化的归属感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对这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诗歌,我强调了以下几个教学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读准。这里的“读准”首先是指读准字音。其次是读准节奏。最后是清晰、响亮地读出韵感。“读准”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底线,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所以我通过一开始的范读和课堂教学时的细致地指导来落实。在教学时我的配乐范读确实吸引了学生,听了我的朗读以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第二个重点是朗诵至背诵积累。这是升华情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朗诵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当当有本事的植物妈妈,并及时评价他们的朗读,夸他们那么有办法,学生参与的面非常广,在一次次诵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感。由于时间关系,教学时我注重了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并不是很多,这是第一课时反映出的问题。123456
第三个重点是扩展。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我根据农村孩子熟悉植物的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再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
第四个重点是仿写。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引发创作诗歌的冲动,我给学生规范的句式,在课堂教学时有的学生能写一节,有的学生能写二到三节,我根据学生的作品,把他们连成了一篇文章,并郑重其事的写上了诗人的名字,孩子们都很开心,说自己也能写诗了。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5331.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